导读:澳大利亚大悉尼委员会于2018年发布《大悉尼区域规划:三城之都——链接人群》。这一规划是悉尼历史上首个区域性整体规划,为悉尼的发展设定了至2056年的目标愿景以及未来20年的建设部署。该规划首次从基础设施、宜居、经济、可持续等方面出发,对区域中的三个城市进行综合定位与谋划,旨在提升悉尼作为“最宜居全球城市”的影响力和地位。在分析大悉尼区域规划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都市圈的规划提出了借鉴建议。
04三城的主要发展策略1、东部海港城
东部海港城拥有海港cbd这一澳大利亚的全球门户及金融中心,放射状轨道网络为该市提供了优越的运输服务和高度可达性,集聚了50万个就业岗位及区域最大的办公市场。
东部海港城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创新与高端服务业。从麦觉理公园到悉尼机场的东部经济走廊是新南威尔士州最重要的经济板块,在2015-2016财年,该走廊贡献了新南威尔士州2/3的经济增长。它将依托强大的金融、专业服务、医疗、教育以及创新领域实现稳定增长。其中,海港cbd将聚焦创新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以支持其持续发展,并在其西部边缘形成新兴的创新带,以高校、教学型医院、国际创新企业以及创业公司作为核心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东部海港城正在开展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包括悉尼地铁西北线、城市和西南线、西线,以及cbd和东南轻轨等区段项目,以提高商务联通能力,用更短的通勤时间吸引高技能劳动者。
1)以创新功能为核心推进区域合作
东部海港城的合作区包括数个健康与教育功能区。该城制订了下一阶段的合作联动计划,重点在于支持澳大利亚核能科技组织的创新功能区、班克斯顿机场以及米尔佩拉工业区的发展。
2)以多样化社区更新提升宜居性
东部海港城的人口预计将从2016年的240万增长至2036年的330万。该城具备多样化的成熟社区体系,既有传统的郊区社区,又有澳大利亚最繁华的城市社区。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东部海港城的城市更新将带来更多的基础设施与服务空间、开放空间和公共场所。其中,填充式开发将聚焦在地方联通性的提升。
3)多层次创新资源促进整体生产力跃升
海港cbd、东部经济走廊和战略中心将成为创新与全球竞争力布局的重点地区,获得交通、服务、就业促进以及商务活动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对产业与城市服务业用地的保留和管理,将确保国家与地方层次重要的商务与服务进一步增长。
4)促进自然资源与文旅活动的有机融合
大悉尼绿色网络将提高海滩、河流与海岸的可达性,促进娱乐、旅游、文化活动和水上运动的发展。
// 图1 东部海港城规划
// 图2 海港cbd鸟瞰
2、中部河流城
中部河流城的发展重点是充分利用其位于大悉尼都市圈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通过对新交通与基础设施的大量公共、私人投资,促进城市的发展转型。
大帕拉马塔(greater parramatta)大都会中心是中部河流城的核心,其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世界级的医疗、教育与研发机构,以及金融、商业服务和管理。中部河流城的经济体系则更为多样化,大帕拉马塔与奥林匹克半岛经济走廊拥有健康与教育经济区、先进技术与城市服务业集聚地和奥运公园生活方式区,由轻轨系统支撑。
在交通体系上,悉尼地铁的西线轨道体系将提供从海港cbd到大帕拉马塔的快速高效运输。计划建设中的放射状大运量轨道系统将促进商务通勤,并为更多的技能型劳动者进入大帕拉马塔提供便利。同时,规划中的悉尼地铁西北线将提高中部河流城西北地区的就业岗位可达性,进而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1)促进土地使用、基础设施投资与社区收益的最优匹配
大帕拉马塔与奥林匹克半岛经济走廊的共同愿景明确,大帕拉马塔是集聚商业、健康、教育、艺术以及文化遗产领域利益相关者的枢纽。该经济走廊的基础设施契约试点计划将对土地使用、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社区收益进行优化协调,以达成最好的发展情景。
2)以文化资源利用和文化活动提升宜居性
在未来20年里,中部河流城的人口预计将从2016年的130万增长至2036年的170万,这将使很多地区从郊区环境转变为城市环境。中部河流城丰富的文化遗产将被保护并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与文化设施将持续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3)成熟产业带与外围战略中心发展并举
中部河流城的经济活动与基础设施建设将聚焦在大帕拉马塔与奥林匹克半岛经济走廊,这一经济走廊得到区域内成熟产业带的有效支撑。在大帕拉马塔周边地区,通过对外围战略中心的投资,周边经济活动水平也将得到提升。
4)通过绿色网络建设和城市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中部河流城,大悉尼绿色网络建设将提升既有开放空间的联通性,尤其是帕拉马塔河、鸭河、乔治斯河及水库沿线的开放空间。大型城市更新地区的开发也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改善提供重要机遇。
// 图3 中部河流城规划
// 图4 帕拉马塔鸟瞰(图片来自网络)
3、西部公园城
西部公园城将以现有的利物浦(liverpool)、大彭里斯(greater penrith)与坎贝尔敦-麦克阿瑟(campbelltown-macathur)中心为基础,建设多中心城市。西部公园城的规划特点是实施以高效交通联通能力为关键的城市发展策略,主要依托西悉尼国际机场和獾溪航空大都市两个航空中心,新建的交通走廊与机场将令其成为澳大利亚连通能力最强的区域。城市还将得到澳大利亚联邦与新南威尔士政府共同建设的南北向铁路的支持。在大悉尼都市圈范围内,西部公园城与中部河流城之间预留“东西向大运量交通走廊”,作为重要的城际连接。在远期,计划修建的悉尼外环路将为其提供远达堪培拉的通道。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部经济走廊将吸引全球知名的国防与航空活动,并为区域的贸易、航运、物流、先进制造、健康、教育与科技经济提供重要支撑。经济活动将在人口高增长地区附近创造更多的知识型就业机会,进而带动该经济走廊与城市的整体发展。
西部公园城围绕中心城市与交通节点提供多样的住房选择。规划的“大彭里斯至东溪增长区”将连接已建区域与主要基础设施。大悉尼绿色网络将成为西部公园城的核心要素。
1)以复合型合作规划优化基础设施与合作
西悉尼城市法案将优化基础设施与商业投资,支撑就业及宜居领域的发展。利物浦、大彭里斯与坎贝尔敦-麦克阿瑟将形成合作区域,编制复合型合作规划,以治理及合作行动推动区域增长。
2)新建与更新并举促进健康宜居
西部公园城的人口预计将从2016年的74万增长至2036年的110万,其崛起将依托新建社区与战略中心,以及既有中心的更新。通过场所营造,以人的尺度设计具有精细肌理的社区,将有助于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具连通性的社区。
3)货运及物流支撑新兴产业的生产力提升
西部公园城利用区域内三个成熟城市中心的经济活力,形成以30分钟通勤圈为核心的城市体系。西部公园城将在西悉尼机场东侧和北侧建设新兴产业与城市服务拓展区。在一条货运列车线路的支持下,上述拓展区将满足大悉尼都市圈长期的货运、物流与产业需求。
4)以公园城市特色增强可持续性
沿南溪主流与支流的开发项目将注重宜居与可持续性,为新建社区与中心提供宽敞的开放空间,使其呈现凉爽和绿色的特征。林木覆盖水平的提升将为步行友好社区提供荫庇,使居民更方便地前往购物与服务场所。同时,区域内丰富的国家公园与乡村地区生态资源将进一步彰显公园城市的特色。
// 图5 西部公园城规划
// 图6 彭里斯商业街
05借鉴与启示
1、高度重视中心城市对都市圈发展的支撑作用
大悉尼区域规划高度重视东部海港城、中部河流城以及西部公园城对都市圈整体发展的带动和相互支撑。事实上,这三座城市是在原有大悉尼区域内重要城市的基础上,整合周边功能区而形成的跨区域新中心城市概念,对于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功能引领作用。规划对三城的定位和发展策略有着因地制宜的详细设计。国内都市圈的规划与建设,应在充分发挥区域内原有中心城市作用的基础上,考虑跨行政区潜在中心城市的规划及其职能,以形成多中心有机互动的整体格局。
2、规划经济走廊带动区域发展
大悉尼高度关注区域内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经济走廊的建设。经济走廊将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相连接,形成带状的经济发展区域,规划布局了多样化的产业集群,特别注重对先进制造业以及创新型企业的吸引。我国的都市圈可借鉴澳大利亚经验,重视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经济带的规划,提供都市圈及城市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主轴。
3、形成“绿色网络”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大悉尼都市圈强调“绿色网络”体系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拓展这一自然网络的覆盖范围,并强化森林、水系等开放空间资源在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的作用。国内都市圈的生态网络建设,可借鉴大悉尼区域规划,形成有机的城郊自然环境带,并促进生态网络建设与休闲旅游的联动发展。
4、推进宜居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互动
大悉尼区域规划的三城定位中,将宜居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关注人的尺度的规划设计。同时,宜居与人口结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紧密相关,与经济发展、社区建设之间形成互动,使宜居本身成为促进城市及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都市圈可借鉴这种将宜居与城市多方面建设相联系的做法,进行多领域的联动规划,建构“大宜居”概念,吸引多元人才。
(供稿: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作者:苏宁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阎力婷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往期精彩回顾
大悉尼区域推进“三城之都”一体化的思路与启示(上篇)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