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澳大利亚大悉尼委员会于2018年发布《大悉尼区域规划:三城之都——链接人群》。这一规划是悉尼历史上首个区域性整体规划,为悉尼的发展设定了至2056年的目标愿景以及未来20年的建设部署。该规划首次从基础设施、宜居、经济、可持续等方面出发,对区域中的三个城市进行综合定位与谋划,旨在提升悉尼作为“最宜居全球城市”的影响力和地位。在分析大悉尼区域规划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都市圈的规划提出了借鉴建议。
01《大悉尼区域规划》总体思路
大悉尼区域(greater sydney region)总面积12368平方公里,城市面积1687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513万人。作为新南威尔士州的首位城市,大悉尼区域在功能尺度上大致相当于上海大都市圈。《大悉尼区域规划》以“三城之都”为发展愿景,它与《未来交通2056》和《州基础设施战略2018-2038》同时制定,将土地使用、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相结合,旨在将大悉尼区域重塑为由三个独特但相互联系的城市组成的都市圈。这三个城市分别是东部海港城、中部河流城与西部公园城,三个城市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在功能上彼此配合,从而形成多核心驱动格局。在这一都市圈中,绝大多数居民将能够在30分钟出行距离内获得就业、教育与医疗服务,公平地分享大悉尼区域的增长收益。
// 图1 三个城市在大悉尼区域中的位置及与周边地区联系示意图
大悉尼都市圈建设的核心旨在抓住一系列重要机遇,通过针对性的发展规划与投资引导,应对区域差异带来的挑战,促进都市圈的均衡性增长,提升大悉尼区域的宜居性、生产力以及可持续性,其中的关键举措在于实现三个中心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整合以及经济活动的结构升级。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三个城市的主导定位各有侧重:
成熟型东部海港城(eastern harbour city),城市发展主要依托经济实力,及其宜居性、可持续性。
发展型中部河流城(central river city),城市发展依托在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以及生活便利设施方面的大力投入。
新兴西部公园城(western parkland city),关键在于建成城市的发展体系,在区域内着力建设一座快速崛起的新城。
// 图2 三个城市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在功能体系上,上述三座城市均承担大悉尼都市圈的战略性发展中心功能,使就业者更有可能获得知识型就业机会,更方便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文化娱乐设施。大悉尼是包容性的城市区域,将支持创意的发展,并将之作为创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悉尼都市圈将限制城市中心与交通基础设施周边的工业用地开发,以确保对企业与居民的服务品质。
在人口发展方面,大悉尼都市圈的人口布局调整将带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机遇的再平衡,使区域发展的获益面更为均衡与公平。在过去的25年间,区域人口增长了约130万。未来40年,预测人口将进一步从513万增长至800万,其中将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帕拉马塔(parramatta)以西的区域。住房供应与选择将进一步增长,以满足社区发展的需求。环境与资源将得到保护。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以保障新增家庭与就业的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大悉尼都市圈将继续推进“绿色网络”(green grid)建设,该网络由步行与骑行线路构成,可提高居民出行的环保性。在绿色网络中,城市林荫道、绿地、岸线、公园与开放空间等绿色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支撑,并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领域的宝贵价值。
02三城发展需要应对的挑战
在大悉尼规划三个城市的构想,缘于应对该区域面对的结构性问题与挑战的需求。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结构的变化
悉尼中心区域与西部区域的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全区域的儿童人口比例均处于增长状态,而就业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则处于下降阶段。这种情况对大都市区的健康与教育服务带来极大的压力。
2、就业分布的非均衡性
悉尼的海港cbd位于区域的东部边缘区,集中了50多万就业者。过去30年来,该地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商务、高校、生物科技集群等因素集聚的经济活动,持续强化着海港cbd的经济能级,形成了悉尼的东部经济走廊。
3、地理空间扩展的地形约束
悉尼盆地的地理特性,包括其水岸、山岭与国家公园环状空间,限制了大悉尼都市圈的空间扩展。特别是山岭与深壑地貌,在某些地区严重阻碍了道路与轨道的修建,影响区域的通达性。
4、区域内部的自然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地貌、气候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例如,在气候方面,东部地区较为凉爽,西部地区则有较多的炎热日子,降雨与森林覆盖率也较东部地区更低。
// 图3 大悉尼区域地形图
03规划目标体系
在“三城之都”的总体发展愿景下,《大悉尼区域规划》谋划了由四大议题、10个目标和40条发展战略构成的整体发展框架。其中,四大议题分别为基础设施与合作、宜居、生产力和可持续。10个目标亦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推进方向,“基础设施有效支撑之城”与“合作之城”对应基础设施与合作议题,“民众之城”、“居住之城”与“伟大场所之城”对应宜居议题,生产力议题下的目标包括“良好连接之城”和“就业与技能发展之城”,可持续方面的目标包括“景观之城”、“高效之城”和“韧性之城”。
1、基础设施有效支撑之城
为了应对区域人口增长,建设塑造城市骨架的基础设施以支持三个城市发展,并在其他预测增长的地区配置城市服务型的基础设施。该目标的潜在衡量指标为都市圈各战略中心之间的30分钟内通达水平。
2、合作之城
强调各方合作推进大悉尼的发展,各级政府、企业和本地社区之间的合作将实现对资源的最佳利用。潜在衡量指标为开放空间、社区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利用率。
3、民众之城
鼓励多样性,将民众置于规划的中心。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应将教育、娱乐、交通和社区设施等复合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地方。潜在衡量指标为到本地中心的步行可达性。
4、居住之城
在合适的区位为居民提供类型多样的住房,创造更多的宜居社区,从而促进人口增长,支持大悉尼区域的长久发展。潜在衡量指标为各类型住房的竣工量,以及实施可负担租赁住房计划的市政机构数量。
5、伟大场所之城
充分利用环境遗产,设计高品质的开放空间,并提升慢行体验,使人们聚在一起增进交流。潜在衡量指标为开放空间的可达性。
6、良好连接之城
建设“三城之都”需要高效、安全、便利的交通连接,将拥有新增就业、商业和服务的各级中心快速连接起来,创造一个30分钟可达的步行友好城市。潜在衡量指标为从大都会中心/某个战略中心出发,使用公共交通30分钟内可达的住宅百分比。
7、就业与技能发展之城
强调为更繁荣的经济创造条件,进一步吸引企业和投资,增加经济集聚区,提升生产力、出口部门实力和大悉尼的全球竞争力。潜在衡量指标为大都会中心与战略中心的新增就业岗位数。
8、景观之城
绿色空间和景观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健康的自然环境有助于改善宜居性、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故而需要保护、恢复和增强水系、海岸线、自然地区、树冠和开放空间等景观。潜在衡量指标包括城市树冠覆盖面,以及大悉尼绿色网络的扩展。
9、高效之城
在大悉尼,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是建筑能耗、交通运输和废物处置部门。为了更为智慧地利用资源,在新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创新管理措施,提高对水、能源和废弃物的利用效率。潜在衡量指标为与运输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以及人均能耗降低幅度。
10、韧性之城
适应气候变化、应对自然和城市灾害对于大悉尼区域未来的恢复力至关重要。为了保持韧性、减轻灾害对社区的影响,需要重点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获得经济资源的能力。潜在衡量指标为具有标准化州自然灾害信息的市政机构数量。
// 图4 大悉尼都市圈建设的十个目标
(供稿: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作者:苏宁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阎力婷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