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学科跨域 教师跨界 课程变革进行时——松江区跨学科课程建设系列研讨活动召开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课程变革如何以学习为中心?如何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2019年6月,松江区跨学科课程建设启动大会召开,松江教育人正积极努力地在跨学科课程建设之路不断探索。

走过近三年的研究成长期,参与研究的项目校从最初的11所到14所,截至目前已有18所项目校,项目正逐步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研究团队。

松江区跨学科课程建设项目主要分为文科、理科和综合三个研究小组。文科组以语文、英语、历史为主“跨”戏剧;理科以数学、信息为主“跨”编程;综合组以小学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跨学科案例、各校校本特色综合课程为主。2021年4月开始,项目组分组举办了三场研讨活动,立足课堂改革,探索跨学科建设的路径和方式 。

01

综合组

2021年5月20日,主题为“丰富活动体验 润泽多彩童心”的松江区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在松江区九亭第四小学举行。

课程展示以“立夏”为主题,九亭第四小学的方蓉、曹杨、熊锡老师分别执教《吃在立夏》《忙在立夏》《玩在立夏》。

专题论坛环节,校长朱平华介绍了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批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试点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的思考和探索,即:从低年级孩子的生活出发,选取主题、设计活动、开展实践,建构“小主综”课程体系。副校长沈怡就学校的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推进做了简要介绍。课程组成员通过情景剧讲述主题式综合活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酸甜苦辣。

钱秋萍院长作总结发言,高度肯定了研讨活动的价值,强调要立足试点学校,做好以点带面,做好区域研究团队建设;要关注儿童需求,要关注思维的深度,活动设计要关注个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联。

02

理科组

2021年4月13日下午,以“立足课堂 学科融合”为主题的松江区跨学科课程建设研讨活动数学专场在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

数学青年教师朱丹忆执教《水培还是土培?“图”见真相》一课,带领学生结合自然学科的知识,基于实验数据,用数学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物生长探索之旅。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李汕虹以录像课的形式,通过《玩编程 学数学——无人配送》一课,带领学生运用数学的方位知识,选择最优路线,融合信息技术,完成了一场“无人配送”之旅。

专题论坛环节,校长李军对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跨学科项目开展情况做了专题汇报,从项目化推进、主题式研修和开放型实践三个方面介绍学校跨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跨学科教研组教师代表开展了主题为《基于“核心问题”的“探索性学习”》的微论坛。

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孙赤婴做专家点评,高度肯定学校通过“植梦园”课程、“行走课程”等在跨学科课程建设上做了非常好的实践。

03

文科组

2021年5月28日,主题为“拓展学科边界 丰富学习方式”的松江区跨学科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历史专场在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举行。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从历史课堂教学延伸,呈现了《剧润长征精神》的教学片段,介绍了学校通过校园原创历史音乐剧《小小红船 巍巍巨轮》,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主要切入口,创、编、排、演的全过程,使全校师生浸润在不一样的历史学习氛围中。

专题论坛上,松江二中历史教师管夕茂作主题为《从历史剧创作 寻核心素养涵养之径》 的交流分享,介绍松江二中以“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为契机,五届大赛三次斩获全国一等奖的过程中,师生成长的故事。立达中学历史教师代晓玲以《小小沙粒 大大课堂》为主题,介绍学校历史组富有创意地采用了沙画形式,使历史剧以一种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得以体现,让学生们感慨“在沙画创作中不断翻阅史料,相当于又在课堂上完成了一次党史大事年表制作”。

▲建党百年沙画

《现代教学》刊物主任张涵诚,历史特级、正高级教师郎宇飞,上海戏剧学院叶楠三位专家纷纷点赞松江区以历史剧形式在教育教学中进行的开拓性探索。

尾声

学科跨域、教师跨界,松江区跨学科课程建设项目的实践研究还处于一种尝试和摸索阶段,但我们坚信:随着课程变革的推进,跨学科课程学习必将成为趋势。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