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堪比过山车,上汽这个黑科技仓库,每天吞吐超过2500箱

记者 | 顾行成

实习生 | 张卓然

大小不一、规格各异,甚至重达数吨的各式货物,以过山车般的速度在20多米高的立体仓库内飞速穿梭,由智能系统逐一将其自动运送到存储的货架上。除了货物在传送带上运送时轴承的滚动声、货物被送上堆垛机时的落锁声,以及堆垛机高速运行时被扰动的风声,整个仓库内没有其他杂音,这一幕像煞了科幻大片中的画面,在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制动系统”)的自动立体仓库内竟然也能看得到。在这个7*24小时运转的自动立体仓库里,共存储了几千种原材料和几百种成品,每天进出的各种大小和重量不同的货物超过2500箱,发送给近70家客户。

“这个自动仓,可以说是制动系统未来智能仓储、智能物流的旗舰,如果有需要,它还能再加高,50米也不是问题。” 上汽集团2020年度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仓库经理胡旭明告诉记者。在这间高达24米(相当于8层楼高)、面积为6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巨大仓库里,个子不高的胡旭明难掩自豪。她向记者介绍道:“这是制动系统的第一个自动仓,也是合资外方在全球工厂的第一次尝试。在这个自动仓里,货物上下运输的速度基本上和锦江乐园里过山车的速度一样。从试运行至今已有两年时间,无重大错误,未发生安全事故。”

降本增效,用黑科技打理仓库

“很多人在电视上看过电商的自动仓储分类流水线,可能会觉得很‘黑科技’,但我们制动系统的自动仓技术比它们还要‘黑’一点。最简单的是,电商和快递公司的物料基本都是四四方方的快递盒子,而我们的零部件本身形状各异,外面的包装虽然大体是方形,但也有不规则的,外箱底部支撑方式也是各种各样。要实现几千种各种规格、大小的零部件和产品全部能进出自动仓,并进行自动仓储物流管理,在国内,我们算是先行者。”胡旭明告诉记者。

“目前,我们自动仓的设备综合效率在业内是最高。国内同行的运转效率一般在80%以上,但我们的设备综合效率可以达到97%。” 胡旭明表示,“现在,自动仓的货物存取作业,一线员工每班只有4-5人,同时充分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实现了自主运行和日常自主维护。仓库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了,而运维团队却精简了,只要不到10人就可以实现自动仓7*24小时运作。如果是同等规模的传统仓,光一线的叉车工人就要再增加30人以上。”

据测算,除了人力成本下降外,自动仓还可以提高物料配送效率,实现降本增效。胡旭明着重强调,自动仓带来的是仓库物料管理效率上的提升,她告诉记者:“我们的物料管理原先是比较粗放的。举例来说,原来我们只知道仓库里有十箱货,是什么,分别放在哪个货架上,但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这十箱货的生产日期,可以以客户需求作为驱动,以先进先出的原则配送给客户。我们就像超市一样,把货物的存取时间和摆放顺序都细分了,而且是完全由系统控制。”

传统仓储物流行业相当畏惧的爆仓问题,在制动系统的自动仓这里也不是问题。“前阵子过年的时候,物料存放率接近100%,但是系统依然稳定运行,没有出现差错。”胡旭明向记者介绍,“这就是算法以及对于货物特性的精准管控带来的优势,几千种货物,我们对每一种都在系统内录入了尺寸、重量、外形等数据,做到了知己知彼,也就可以对货物精准管控,对仓库的日常运转如臂使指。”

对于自动仓的优势,胡旭明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工操作难免磕磕碰碰,自动仓则运行平稳,不易造成物料损坏;二是人工取货可能会出现错取、漏取等现象,自动仓则高度数据化,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三是人工操作效率有瓶颈,自动仓把效率一举提高了5-10倍;四是进行库存管理时,使用自动仓可以大幅节省人力成本,而且几乎没有疏漏。

建设之路,攻坚克难

2009年,胡旭明加入了制动系统,并从事物流信息岗位工作。至今,她在仓储物流信息管理领域已深耕了12个年头。

在进入仓储物流行业前,胡旭明是一个很纯粹的it女。她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大学,攻读彼时的新兴专业——计算机。回忆起三十年前的往事,胡旭明仍然印象深刻,“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东西很前沿。一直以来,我对这些前沿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投身工作时,兴趣依然是胡旭明最好的老师,“枯燥的0和1(二进制字符),在工作时就成为很活跃的字节,在脑子里会跳出来,如同流淌的音符,使我很愉悦。”

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储备、物流仓储领域多年的深耕,辅以工作的激情与持续学习的热情,为胡旭明带队建设自动仓立体仓库奠定了深厚的基石。

水已到,渠一时却还难成。有一位员工指着自动仓的方向告诉记者:“4年前,我刚来公司的时候,那个地方就是一块草坪。”

自动仓从起初一个计划变成到一张张图纸,再到圆满落实竣工,忙碌是胡旭明最深刻的记忆之一。“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休息日,‘996’已经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工作状态,每天经常只睡三四个小时。”胡旭明回忆到,“就像项目计划最终确认的那一天,我工作到深夜11点才离开公司,但回家后还在忙着发邮件,一直到凌晨两三点。这样的状态,差不多持续了一年多。”

项目起初设立的时候,因为合资方德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同样缺乏经验,而供应商又是欧洲的,很多问题需要中外三方团队有一个密切沟通协作的机制和氛围。一开始,胡旭明感觉沟通多少有些障碍,“感觉大家那会儿就是谈不到一个频道里。” 胡旭明笑着告诉记者,“当然,我们首先给自己充电、补课,补足了知识储备。慢慢地,双方的知识地位对等了,圈子也就融合到了一起。”差不多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沟通,胡旭明与合资方、供应商团队终于在系统框架、技术架构、功能逻辑与外围系统通讯等方面达成一致。

从一片草坪到立体仓建成,差不多跨越了两年的时光。从最开始的挖地基到设备安装调试,再到仓库建成后的系统运作、管理团队培养,胡旭明事无巨细,亲身参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自动仓项目首次试运行即取得成功。此后,不断加码的负荷测试也符合预期。2020年年初,自动仓立体仓库正式投入使用。

感激“护旗手”,再踏新征程

胡旭明喜欢种植多肉,这一爱好已坚持了十余年。不同于其他种植者,她不仅会把自己种植的多肉排列得整整齐齐,还会给每一盆植物都做好标签,标上名字。就像她管理仓库里的零配件一样,胡旭明笑着说:“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么‘可怕’,连生活中的爱好都带上职业习惯的影子了。”

“最忙的那几年里,连这些花都是我们家那位‘护旗手’帮着浇的。”胡旭明把她的先生戏称为“护旗手”。对于家庭,胡旭明充满感激,“在我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他承担了家庭的大部分责任。现在仓库稳定下来了,虽然每天还是很忙,但比起前两年,自己已经是多少能有点时间去兼顾家务了。”

从荣获上汽集团三八红旗手称号成长为上汽集团三八红旗手标兵,面对这一新的荣誉,胡旭明显得颇为平静:“荣誉越多,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

确实,在工作岗位上动力越来越大的胡旭明,正在快速向着全新领域跑步进军。据悉,她正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投身到agv(自动导引车)项目建设中,“这些agv要把零部件运上生产线,再把生产好的零部件分类送回自动仓。” 胡旭明表示,这一项目落地后,将推动自动仓到公司流水线的衔接段实现高度自动化,进一步为制动系统的智能制造赋能。

上观号作者:上海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