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最新版《上下五千年》上、中、下
林汉达 等 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最新版上下五千年》,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经济、艺术、民族、法律、外交、教育等诸多方面,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中华五千年历史。
作为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最新版上下五千年》举重若轻,用一个个小故事将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重大事件展现出来,让读者在倾听历史回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并且产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精彩片段
✿棉花 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最先用于服装制作的材料有毛、葛、丝、麻等,棉是天然织物家族中最年轻的一位。官员和贵族服装的制作材料主要以丝帛为主,根据地域气候不同,北方贵族也有冬天使用裘罽的记载,南方贵族夏天也有用细葛布(絺chi)和细麻布的记载。
普通人的服饰制作材料则历经两次革命性变化,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末年,品种多且适应性强的麻种植取代了品种单一不再适应气候变冷的葛,可以称为“葛麻之变”;第二次发生在元代,穿着舒适温暖的棉布取代了吸湿透气散热性强的麻布,这一次变化可以称为“麻棉之变”。
纺织材料的革命性变化,背后隐藏的往往是一定历史时期:地理气候的变化、种植业的改变、纺织机械的重大发明、纺织技术的革命性提升等因素。“麻棉之变”之所以能够发生,就是元代中国棉种植和纺织机械、纺织技术发生大变革的结果。
麻棉之变
棉花,唐时已传入中国。不过此时,经由中亚陆路传入中国的北路草棉当时仅传播到新疆,且因生长期间喜强光,无法离开新疆的气候环境向中原推广;南路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木棉也经由海路传到海南、两广和云贵一带,由于受温湿度限制,也无法向北方推广,所以唐宋以前古人提到的“布”,都是指麻布,冬季絮寒衣的“绵”是丝絮,棉布只是少数贵族和富人使用置装新材料,直至元代,经过近500年的栽种、培育探索,南路棉花才逐渐传入长江中下游,元政府在江南设有“江南木棉提举司”,专司棉花的种植和税收事宜;北路棉花也才传播到中原地区,今天几大主要产棉区渐成雏形。
随着棉花育种栽培、种植技术问题的解决,棉纺织迎来发展的新契机,随着一位被众人称为“黄道婆”的女子在松江乌泥泾的出现,使棉纺织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黄道婆
现代学者们通过大量研究,大致厘清了黄道婆的人生轨迹:黄道婆,出生于松江乌泥泾,自幼为童养媳,其黄姓或为婆家姓,自幼生活艰辛坎坷,或逃或被贩卖至崖山(今海南岛三亚市),机缘巧合接触到当地黎族人先进的黎锦纺织、印染技术和工艺。当她老年辗转落叶归根时,路过泉州、漳州等地,见识当地“轮车”和“弹弓”的使用情况。回到松江后,发现她所掌握的种棉、摘棉、轧棉、纺棉纱、染棉纱、织棉布的技术,在松江还无人了解,松江虽然有丝纺织的传统,但养蚕缫丝与种棉摘桃有很大的差异,丝纺织积累的经验并不能解决棉纺问题,尤其棉花需要剥棉籽、弹棉花,新事物需要新工艺,松江人剥棉籽、弹棉花,再到染棉纱不仅可以使用的工具少,而且已有工具技术落后,于是黄道婆首先将黎锦纺织中的手搓去籽十字棍和木制手摇轧花机引入松江人的棉纺织工序中,并且在松江木匠的帮助下,改进了黎族人手摇扎花机由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的使用状况,改为一人摇车,大大节省了人力……
关于黄道婆的更多故事,大家可以从《上下五千年》的篇章里了解到。
资料:少年儿童出版社、《上下五千年》编委会
编辑:张静宜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