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书摘丨程砚秋:“四大名旦”中,他的唱工别具一格

《海派京剧简史》

张福海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海派京剧是从以北京为代表的古典型京剧(即“京朝”派)中挣脱出来,以属于近代性的新的戏剧形态的创造,叱咤上海剧坛并独秀于全国戏剧界。本书简要论述海派京剧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海派京剧的艺术特色、审美观念与性质等,并介绍与之相关的代表人物、时装新戏、古装新戏、剧场舞台建筑及技术、戏剧评论、班社组织制度、社会影响等。

序言

海派京剧知名天下,伶界瞩目,万众翘首,主要在于它有别于北京的京朝派、而在京剧的母体里脱胎成就的一个新型的戏剧审美样式的缘故。

海派京剧是戏剧改良运动中成就最高的剧种,它同陕西易俗社的秦腔、四川改良公会的川剧、广州志士班的粤剧,以及河北的评剧等并列,毫无疑问都被视为在戏剧改良运动中中国古典戏剧向近代戏剧转向创造出的新的属于近代性质的戏剧形态。

盖叫天和“盖派”

海派京剧所体现的不受规矩限制的非凡的创新精神,和以中国古典戏剧原则为底基、以西洋近代戏剧表现为方法呈现的全新审美感觉,成为对近代戏剧改良一事进行研究难得的实证和范例;特别是近年在所研究的戏剧现代性问题上,海派京剧作为近代型戏剧成功的典范,它从历史的角度表明中国戏剧现代性对中国当代审美需要的迫切性和实现的必然性。

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戏剧界曾有过一段戏剧对现代性的追求,但是,由于对何谓现代性理解的有限,甚至把现代性理解为形式的变革上,以致现代性行进艰难。这个现象的发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关于现代性在理论的认识上还没有完成,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剧作作为引领方向的实例,于是,戏剧的现代性隐而不彰,竟至弃绝。

周信芳和“麒派”

海派京剧是一个时代的创造,从戏剧的审美发展眼光看,它对中外戏剧经验的借鉴和生动运用,都是弥足珍贵的,只是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客观、公允的总结,就是在审美现象这方面应有的介绍也是不够的,甚至被以往不公正的“恶谥”(即所谓的“恶性海派”)所遮蔽和误解。当然,戏剧界对近代戏剧的介绍、评说、历史的描述等方面,也由于理论解读、评价上的薄弱而成为中国近现代戏剧史上被有意荒置在那里的一个极重要的历史段落。因此,中国戏剧的现代性在推进方面,由于对历史的经验无所借鉴而流于困顿和消弭;海派京剧则给了我们一个有力量的历史参照。

reading

程砚秋

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后改为汉姓程,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京剧演员,工旦角。1958年3月9日去世,享年54岁。

程砚秋先生的艺术创作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人称“程派”,代表作有《锁麟囊》等。他曾自己组班,在京、沪等地演出,在观众中产生深刻的印象。1927年和1931年曾两度被评选为“四大名旦”之一。

程砚秋先生戏中扮相(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在大胆革新的前提下,于建国初期编演了他最后一出新戏《英台抗婚》,这出戏无论从唱腔、唱词、舞台表演及美术设计方面都对传统京剧艺术程式做了较大的突破及创新,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又为他拍摄了电影艺术片《荒山泪》,为保留更多的程腔和水袖,影片增加了很多新唱段(吴祖光改编),并摄下了他结合剧情创作的二百多种水袖表演形式。195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请他和杨宝森合录了《武家坡》一剧。晚年的程砚秋致力于教学和总结舞台艺术经验的工作。

程砚秋的唱腔

程砚秋早年学梅,但他的嗓音条件与梅兰芳相去甚远,只得从发音、用气直到唱腔另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为程砚秋编了很多新腔的就是号称“通天教主”的王瑶卿大师。

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人,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在四大名旦中,程的唱工第一,众所公认。而程派唱腔连同程先生的精绝的演唱艺术为公众认可以后,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程腔”不断创新,做到了“真正在传统唱腔基础上多有创造且别具一格”(《戏曲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台湾剧评家丁秉鐩在《菊坛旧闻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中讲述了程砚秋自1922年到1948年间排演了三十七出新戏,程派的代表剧目如《荒山泪》《春闺梦》《青霜剑》等在唱腔方面都很有成就。程砚秋先生本人也是一位创腔高手,在他的《创腔经验随谈》中有很多关于唱腔字音、编腔的经验。程砚秋于1940年编演的《锁麟囊》是程派唱腔集大成的代表作品。

《锁麟囊》

程砚秋饰演薛湘灵

《锁麟囊》“一霎时把前情惧已昧尽”

以往的旦角二黄慢板如《三娘教子》《二进宫》等剧,多用单一的板式,包括程派的《六月雪》也是如此,唱词多为八到十句,格式也大同小异:起始句上句、下句都有拖腔,从第三句起便用无腔格式(紧句或联句),到结束前的上句再拖腔,很多戏都差不多。

这出戏的大段二黄只唱两句慢板,接下去的十四句快三眼分作三段,层层推进,节奏越来越紧,这种段落的构思在当时就是很具特色的,而两句慢板的上句不拖大腔,而在唱到似乎要进入一般的拖腔之时突然接到了其他,然后唱出了下句“参透了酸辛处”,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人的一笔。

二黄慢板接唱快三眼,以前的旦腔是没有这种格式的,而两句慢板接快三眼的格式,直到“样板戏”时代,《龙江颂》《杜鹃山》等剧的旦腔大段二黄唱腔都是采取的这种格式。

《鸳鸯冢》饰演王五姐&《沈云英》饰演沈云英

《锁麟囊》“那一日好风光忽觉转变”

这段唱腔以四段(亦可认作五段)西皮原板和最后一段西皮流水组成,中间由行弦连接,24句唱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唱段,节奏层层推进,直到一拍的流水,设计得大方、流畅,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那几组三四字的分句:“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等。摆字的位置紧凑灵活,分句落音变化自如,衔接十分自然、好听。

《锁麟囊》“啊,老娘亲”

剧中的“啊,老娘亲”创造性地把哭母亲、哭儿子、哭丈夫的三个哭头腔连起来,又在最后用腔,形成高潮。

《朱楼》一场大段二黄唱腔的结尾是程派颇具代表性的二黄散板、二黄滚板“蓦地里见此囊依旧还认”,散唱中慢起渐快的垛唱被用到了极致,因而产生了滚板的名称,在《锁麟囊》《六月雪》《英台抗婚》(西皮滚板)等剧中都有这样的著名唱段。

(本文摘自《京剧唱腔写作》,杨晓辉 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7年03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资料:新书季

编辑:徐相国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