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所高校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

知识杨浦的早期映像

朗读:高艺田

杨浦是近代上海民族工业的发源地,高高矗立的烟囱,机器轰鸣的厂房,成为上世纪初的“杨浦映象”。除了工业发展外,这里也是近代上海高等学校的孕育之地,是近代上海教育界知识界构建大学校园的首选之所。

20世纪20~30年代杨浦地区高校数量、教职员工、学生总数、均占全市高校近二分之一。

20世纪20-50年代,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及沪江大学鸟瞰图。

江湾一带地价低廉,阡陌交错,环境幽雅,是潜心研学的好去处。1927年旧上海市政府成立后,将江湾地区作为“大上海计划”的市中心区域,进一步推动了上海高校选址沪东区。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沪东地区的高等学校已有12所,占当时全市高校总数的近二分之一。

迁址杨浦的“东方耶鲁”

朗读:吕沁舟

早期的复旦,创业艰难,居无定所。1918年初春,复旦老校长李登辉踏上了赴印尼、新加坡的旅程,他一路向华侨宣传中国人自己办学校的意义,不少华侨向其捐款。

20世纪20年代江湾地区复旦大学校门

1922年复旦大学江湾校舍落成仪式

半年后,李登辉携募得巨款归来,到上海后便着意寻访建校之地。他想起早年执教吴淞时,常常途经江湾,那里远离城市尘嚣,安静宜人,是择地建校的理想之地。于是,他在江湾购地60余亩,于1920年12月奠基兴建复旦大学校园。

复旦大学老校门

陈望道旧居

1922年春,大学部从徐家汇李公祠迁入江湾新址,复旦终于结束了17年漂泊无定、借地办学的历史。有了自己的校园,学校步入快速发展期,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学生人数即增加了四倍。在李登辉借鉴与创新并举的办学方针下,复旦飞跃发展,三十年代初已跻身沪上强校前八名。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

朗读:范逸伟

1900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与几名德国医生在上海合办同济医院,鉴于医疗力量的严重不足,宝隆决定筹建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就地培养施诊医生。在中德两国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德文医学堂于1907年举行开学典礼,并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意蕴同舟共济。

1907年,德文医学堂创立,学堂设在百克路(现凤阳路)。次年,校名匾额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22年落成的吴淞校舍大礼堂和工科教室

1919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在吴淞先后两次购地建筑新校舍。1927年8月,正式命名学校为“国立同济大学”。至抗战前,同济大学已经发展为拥有医、工、理三所学院的大学,学生人数逾千人。

同济大学本部校门

国立同济大学纪念柱

资料:杨浦区图书馆

编辑:吴百欣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