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的妆容宛如复制粘贴古画,衣袂飘飘,
胖胖的身体随着音乐节奏灵活扭动……
今年春节,一群“唐朝胖妞儿”从博物馆里“复活”,
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
扮演成唐俑的舞蹈演员们宛如从古画中走出。
这支舞蹈就是2021河南春晚
突然“出圈”的节目《唐宫夜宴》。
《唐宫夜宴》惊艳了所有人,播出5天后仍上热搜。
小姐姐们俏皮、可爱,
好像从古画里走出来一样。
背景从仕女画到泼墨山水,
到最后舞台上平地起宫墙又很震撼,
感觉自己真的在屏幕前,
看了一场宫廷盛宴。
这个节目,
让网友一秒穿越回大唐,
纷纷赞叹这是什么“神仙节目”,
再来亿遍!
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
制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
《唐宫夜宴》讲述了正值青春的女乐官,
在赴宴起舞的路上发生的趣事。
将不为人知的可爱、顽皮的形象,
性格特点与禁锢下的宫廷生活,
形成鲜明对比。
服装、造型采用极具特点的三彩元素,
并极大可能地还原历史,
将观者代入到盛唐时期独有的美学空间,
展示出三彩艺术之大美中原,大美华夏。
节目中参加夜宴的宫女们,
如同在古画中穿行,
她们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梳妆打扮。
当场景切换到正式的宫廷表演时,
宫女们的舞姿又不失大气恢弘,
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尽情展现。
想起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文物科普小讲堂时间!
节目中穿插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
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
备骑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七大国宝。
就像是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
华美得像一场梦境。
隋唐·女俑
舞蹈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身着唐代服饰,
翩翩起舞的小姐姐们,恍惚间,
她们像是从隋唐年间“穿越”而来。
又仿佛是博物馆藏的女俑,
从橱窗中“走”了出来,
不信?你看↓
隋·彩绘坐部陶伎乐女俑
高19.5 厘米
1959 年安阳市豫北纱厂张盛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唐代为中国历史上音乐、舞蹈艺术集大成时期,一来继承周、秦、汉、魏不断发展之乐舞传统;二来融合外来乐舞因素,推陈出新。此种状况之发生出于当政者喜好,渐成时代风气,以致从宫廷到民间、从坊肆至深宅大院,无处不闻歌舞声。
洛阳博物馆馆藏文物唐三彩女坐俑。来源:洛阳博物馆官网
妇好鸮樽
妇好鸮尊,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所处时代:商代晚期
器物规格:通高45.9cm、口径16.4cm
出土时间:1976年
出土地点:安阳殷墟妇好墓
妇好墓是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王室贵族大墓,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墓。
鸮,猫头鹰,在古代中国,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尊,是一种盛酒礼器,而妇好鸮尊不但是最早的鸮形酒器,而且造型完美。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所处时代:春秋中期
器物规格:通高116厘米、重65公斤
出土时间:1923年
出土地点: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所处时代:距今7800-9000年
器物规格: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
出土时间:1986-1987年
出土地点:贾湖遗址
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1986-1987年间,贾湖遗址出土20多支精致的骨笛,分别有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 。
贾湖骨笛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贾湖骨笛,改写了中国音乐史。
捣练图
捣练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所处时代:唐代
作者:张萱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画作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所处时代:唐代
作者:周昉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此卷曾经南宋内府收藏,元、明间流传无考,清初为梁清标、安岐收藏,后入清内府。
1945年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前,溥仪乘飞机企图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俘获,其携带的一部分书画和珠宝由苏联红军查扣,并转交东北民主联军,几经辗转《簪花仕女图》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备骑出行图
备骑出行图,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所处时代:隋代
出土时间:1976年
出土地点:山东嘉祥县英山徐敏行夫妇墓
《山东徐敏行墓壁画备骑出行图》是隋代年间创作的壁画,于1976年2月发掘山东嘉祥县英山徐敏行夫妇墓中发现,位于合葬墓墓室西壁中部。
画面上4人身着贺领或翻领衫袍,并肩而立,二人执灯,一人执伞,一人执扇。虽然4人在站立方向上一致。但几个人之间相互照应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却显出了微妙变化,代表了隋代人物画的较高成就。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所处时代:北宋
作者: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
《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场表演,让看似严肃和笨拙的历史和文化,从此有了新的身份,新的方式,新的面貌。
这样创新的方式,可以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吸引着孩子以及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助于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来源:老虎工作室
上观号作者: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