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收缴”孩子的压岁钱,合不合法?

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自然少不了吃团圆饭、抢红包、收压岁钱。但你知道吗,不少司空见惯的过年习俗中潜藏着法律风险,稍不留意就会触及。小嘉特别邀请到了律宏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沙、宽毅律师事务所律师熊志平为您来做“温馨提示”,让您开开心心过大年!

这些行为也涉嫌酒驾

很多车主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有时候明明觉得自己没有酒后驾车,却还是被交警认定为酒驾,是为什么呢?注意下面几种行为,在法律上也会被认定为酒驾:

1、饮酒后挪动车子

很多人都觉得稍微喝点酒,挪车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只要将车驶离车原位,就可以认定有了驾驶行为,而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道路上有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即构成酒驾,不论车辆是否上路,不论驾驶车辆行驶路程的长短。

2、车没熄火,在车内休息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员喝酒后,只要驾驶车辆,就可以认定有酒驾行为。也就是说只要车主坐在车上没有熄火,车子在启动状态,即使没有开车行驶也算是酒驾。

3、隔夜喝酒来日还有酒精溶度

有一些车主以为前一晚喝完酒,第二天应该没事了,其实有些司机的体内分解能力较差,即使饮酒后第二天体内依然含有酒精溶度,这个时候开车上路被查也还是算酒后驾车的。

4、酒驾被查现场喝酒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过度劝酒存在侵权行为

小酌怡情,大饮伤身,过度劝酒不仅可能损伤他人的身体,一不小心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如何区分共同饮酒时,是礼节性劝酒还是存在侵权行为的劝酒?

1、劝酒人是否尽到善意注意义务?

在共同饮酒劝酒的情形下,遇到神志不清的同伴,应将其安全送回家中,交由家属照顾,如其有身体不适,则应将其送往医院,否则一旦该同伴出现身体不适,造成严重后果的,同饮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不能区分明确的侵权人,则共饮者有可能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共饮后应当劝阻饮酒者驾车,如果未及时劝阻导致车祸发生,同饮者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劝酒是否具有恶意性?

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不适宜饮酒,仍积极劝酒;

恶意斗酒、灌酒,使用激将、威胁等方式强行要求对方饮酒;

明知对方已经饮酒过量、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劝酒;

以上行为具有很大的恶意性,在发生损害结果后,该劝酒人的赔偿责任也会增加,赔偿比例也会上升。

3、酒局的组织者注意义务一般高于普通的参与者。

酒局的组织者对参与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若参与人饮酒后,组织者应当有效劝阻其酒驾或者将其安全护送回家,否则一旦发生损害后果,组织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压岁钱谁做主

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这也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其有权将压岁钱“收缴”,压岁钱应当归父母所有,但是,孩子们却不一定这么认为。我们来从法律角度分析一下压岁钱的性质:

首先,在法律上,压岁钱就是长辈对孩子的一种财产性赠与。

我国《民法典》第657条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即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民法典》第658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因此,根据前述规定,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之后,赠与财产的所有权即归受赠人所有。基于此,在孩子或者父母接受压岁钱之后,就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无论存于谁的名下,究其本质仍属于孩子受赠的个人财产,应属孩子所有,不能视为家长的财产。

其次,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结合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我国法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作出了规定。《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虽然压岁钱归小孩所有,但是,小孩子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这些都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

再次,《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鉴于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于情于理都可以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不过,其享有的权利仅仅是代为管理,并不能擅自使用、随意处置。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应当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因此,压岁钱虽然可以委托父母保管,但父母却不能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当然,如果父母想用压岁钱为未成年人购买供其本人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则不在法律禁止之列。

燃放烟花爆竹注意法律风险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民间传统习俗,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颁布了“禁燃令”。

一旦因燃放烟花爆竹对他人造成人身或者财产损害,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如果引起加油站、油库爆炸、山林、草原失火等事故,除巨额的赔偿外,很可能会涉嫌失火罪等刑事犯罪。

上海市公安局和市应急管理局于今年2月4日联合发布《关于2021年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禁止在本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以及外环线以外的9类场所燃放烟花爆竹。重污染天气期间,本市一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在实施烟花爆竹销售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在浦东、闵行、嘉定等9个区,严格按照“一区一点”的原则,在外环线以外设置销售点,确保实名登记、限量购买等措施落实到位。市民在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时,要遵纪守法,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上观号作者: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