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在闵行、户口在徐汇,持续20多年的动迁难题解决了!地块签约率达100%

村民集中领取动迁过渡费

2月9日,对于虹桥镇29b地块(邹家宅、新江口)(以下简称邹家宅地块)60多户居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当天上午,在虹桥镇邹家宅地块动迁指挥部大家拿到了动迁过渡费,这次过渡费的集中发放距所有动迁协议签约完成仅隔10天。更为难得的是,从2020年7月24日邹家宅动迁指挥部正式挂牌到今天为止,也仅用时半年多,拿到过渡费的村民王泉发、沈玉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次动迁是真正解决了我们居民20多年来的‘心头之患’,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邹家宅此前真实写照

散乱的碎石地上,到处停放着车辆,一幢幢破旧农村老宅逐渐破败,村中道路狭窄,两侧则是违法搭建的各种凌乱逼仄的棚户房......这是虹桥最后一个“城中村”邹家宅此前的真实写照。这些年,邹家宅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格格不入,群众日夜期盼早日拆迁,让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如今这一愿望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得以实现。

领取动迁过渡费后合影留念

邹家宅地区的动迁历史问题较为复杂,该地块属于闵行与徐汇交接地块。去年下半年,在上海市委领导亲自关心和批示下,闵行区和徐汇区共同协调和推进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闵行区还专门成立了地块动迁基地指挥部,集中指挥和协调相关部门,彻底化解这一“马拉松式”的历史遗留问题。

抢速度,立下“军令状”

位于虹桥镇的邹家宅地块面积虽小,但却早已“名声在外”,20多年未解决,不仅是开发商遗留的问题,还有“一地两府”这一行政区域划分上的掣肘。据了解,地块内有54张权证、60多户居民,土地属于闵行区,户口属于徐汇区,如何协调统筹,考验两个区的智慧。

邹家宅地块动迁基地指挥部

在邹家宅地块动迁基地指挥部,入口处悬挂的“为人民服务”牌匾格外引人注目,两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板给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这个动迁基地原来是生产队旧址,由于开发商长期失管,现在成为简易停车场,大量车辆在此停放,场地内还有一处签约未搬离的房屋。要在一周内完成动迁基地建设,虹桥镇向区委、区政府立下“军令状”:不但要在规定时间内建成指挥部,还要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体现虹桥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邹家宅地块动迁基地指挥部旧址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虹桥镇边清场、边拆除、边设计、边施工,当一周内动迁基地建成后,场地旁边竖起了数百平方米的巨大宣传标语——“党建引领、宜居品质、国际虹桥、共筑美好家园”,让动迁居民感受到“这次是动真格的了”。有的居民还拿出手机拍摄,将动迁基地照片发到朋友圈。

闵行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挂帅,虹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领导班子,建立了定期例会和信息专报制度,会同市、区相关部门和虹梅路街道,强化组织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区委书记倪耀明调研动迁项目

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调研动迁项目

动迁项目的每一个进展,都牵挂着区领导的心。区委书记倪耀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多次到动迁基地现场调研,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调研中,区领导叮嘱:“此次动迁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一面镜子,早日完成地块改造,改善动迁居民的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翻老账”,精准把脉“命门”

涉及20多年未解决难题,又“横跨”两个区,如何厘清问题难点,做细做实“产权清、人口清”的两清摸底?

要做到产权清,就要在初调阶段弄清项目内的产权数、户口数,并梳理相应的权证面积。因涉及两个行政区域,并没有统一的农村集体保管土地资料,动迁指挥部选择从“翻老账”入手,通过积极协调,分别从两区土地部门以及档案馆调取了土地证材料,初步实现了“产权清”。

同样要做到人口清,就要在详调阶段弄清项目涉及到的动迁家庭情况。在20多年等待动迁时间里,户籍的迁入、迁出情况更加复杂。针对这一情况,动迁指挥部组成6个工作小组,对户口本上的居民进行详细调查。认真核实户口迁移情况、婚姻状况、人口结构、在过去他处有无享受过动迁等情况。

七八月正值酷暑天,沈玉兰至今记得,工作组深入每家每户平均达到五六次,仔细核对基础信息,有时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寻找线索和答案,由于涉及直系亲属,工作人员甚至奔赴崇明、松江等地方实地调查。

在“两清”摸底基础上,动迁指挥部还数次召开人口数据排摸会,向村宅中的老党员、老干部了解情况,掌握家庭结构、人员状况和老人归属等依靠外调难以获取的信息,对有疑问的人口认定家庭,逐个排查、逐一“过堂”,确保公布人口信息准确无误,基本情况扎实可靠。

通过“两清”调查组认真细致地工作,将原来3个月的任务量压缩至1个月完成,做到“产权清、人口清”零差错,为后续制定动迁政策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

亮身份,“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动迁伊始,对于短时间内能否啃下这块“硬骨头”,许多人心里都没底。

召开思想动员会,分析“两清”情况,解读动迁政策,让党员在服务群众时站出来。一支党员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随之建立,在动迁指挥部设立的临时党支部指挥下,这支党员队伍在推进地块改造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员骨干冲锋在前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党员骨干冲锋在前。”在动迁基地里,“红色制度”全面上墙,重要岗位亮出身份。由闵行和徐汇两区相关单位抽调57名党员,分成了咨询组、调解组、联络便民组,党员骨干按照任务分工为动迁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村宅老党员的带领下,他们走家串户做好群众工作,宣传动迁意义,耐心听取动迁居民诉求和反映,既做“老娘舅”,又做“宣讲员”,把动迁的好形势、好政策和群众讲清楚、说明白。

动迁居民用送来了锦旗

房屋丈量评估,真真切切关乎到居民们的切身利益,一定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不错量、不漏量,详细记录和核对房屋面积、装修等级等情况。

当工作人员手持红外线电子测量尺,根据土地使用权证,仔细测量证内面积及证外面积时,陈林妹老人说:“你们是党员,测量我放心”。对亲手监工建设的房屋知根知底的陈林妹,带领着工作人员跑上跑下,一一告知房屋细节,方便核实登记,她家在测量启动日就率先完成丈量评估。

曾经担任过村干部的黄秀娥,任职期间多次反映村民动迁意愿,但一直未能解决,这成为了她心中的遗憾。随着动迁工作快速进度,再次点燃她心中激情,黄秀娥号召和动员其他居民,提前与租客协商沟通,确定搬离时间。最终3天内邹家宅地块评估丈量工作全部完成。

动迁房规划设计效果

自启动建设方案设计起,虹桥镇一直思考,要努力设计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动迁房小区。动迁指挥部邀请居民代表参加专题座谈会,听取居民对动迁房建设方案的意见及建议,并针对居民尤为关心的小区结构、房型设计、配套设施等问题,进行详细协商讨论,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设计单位及上级部门,进行协调解决,推动房源设计最优化。

在动迁房规划设计方案公示阶段,还专门邀请相邻小区居民代表,多方面听取意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做到有事好商量,取得了最大“公约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12月,虹桥镇还首次推出了电子选房模式,根据一户一表最终确认情况,当月11日抽签,第二天摇号选房。

抽签结果当场公布

考虑到部分老人对电子设备不熟悉,动迁小组安排专人一对一陪护,让所有签约居民都能顺利选房。最终,当天签约率就超过95%,仅剩2证户主也在2021年1月29日签约成功。

本文为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戎长春

资料:金虹桥

编辑:戎长春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