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辅导员、办公众号、行走新闻一线!他们不仅是复旦学霸 | 标兵的故事

日前,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和优秀学生集体标兵出炉!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的复旦学霸。有的奋战在科研一线,有的行走在社会实践的路上,有的投身医学事业为人群服务……他们走出校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树立青年榜样。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榜样的力量。

李文韬:辅导员的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

十年前,李文韬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复旦大学医学实验班,但是很快,他发现这并非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大一下学期,得益于学校灵活的转专业制度,他顺利转入中文系,此后,在中文系一待便是九年之久。

作为一名学子,他认真对待学术研究,点校多部古籍,撰写发表多篇论文,深知只有个人积极进取,才能更好地传递出追求进步的态度。“除此之外,傅骏老师处理学生工作的事无巨细,导师陈维昭老师对学术研究的认真严谨,都引导着我快速成长。”

在这个过程,他慢慢明晰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在傅骏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接触学生工作。

2018年,他入选第十七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二期),开始了读博生涯,与此同时,也解锁了人生的全新篇章——成为一名辅导员。

辅导员的工作远远比李文韬想象的复杂。

刚刚带班一个多月后,李文韬就迎来了辅导员生涯的第一次挑战。18年10月底的一天夜里,他在办公室学习时突然收到一位学生的短信,“李导,我们在北区出了点儿意外”。看到信息后,担心人手不够,他叫上舍友一起赶忙跑去现场,快速将同学送至医院,在病房和大厅之间游走整晚,一边疏导受伤同学情绪,一边做好各项工作对接。那一夜,人们如往常一样入睡,李文韬却比谁都清醒。随着黎明的逐渐到来,医院各科室也开始忙碌起来,看到同学家长到来以后,他终于松了口气。

“辅导员的各项能力是在遇到各类事情以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李文韬眼里,学生事无小事,从生活琐事到未来就业每一项他都必须一一经手。

经过这样事无巨细的锻炼,李文韬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带班经验。首先,依托中文系,有效整合各方力量,遇事主动向系里领导、老师寻求帮助,提升党建带班的能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其次,秉持动态原则,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带班工作及时调整,多与其他老师、同事交流,总结提升工作方法。此外,作为一名学生同龄人,以己度人,主动研判学生心理,同时主动将自我调整心得分享给学生。

游走于学术研究和学生工作之间,李文韬认为自己的成长皆来自于学校的开放与包容。“正是在这样环境中,我才能自由成长。”面对未来,他相信,“优秀”是信念与坚持的结果,坚持下去,自然会得到命运的奖赏。

张兰: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2017年,张兰通过推免进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攻读政治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求学期间,她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蒋震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二十余项课题,发表多篇论文(两篇为cssci论文),共同参编三本著作。

在她看来,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日常上课、看书、写文章、工作之余,公众号“政治学人”贯穿了她的求学生活。

这个平台主要推介优秀政治学学者及其学术作品,传递政治学人的思考与关怀,放大中国政治学的声音。作为副主编,张兰坦言,与“政治学人”相伴的过程,也是与团队们互相勉励、汲取能量的过程。她习惯于深夜校订“学人专访”和“圆桌论坛”稿件,经常被学者们的公共精神和对政治学深沉的爱所打动,很多灵感也是深夜受到启发后,与团队讨论中产生。目前,公众号粉丝超过16万。

作为一名国务人,不仅要有精英的意识,更要有大众的情怀,努力传播学术思想的同时,她还曾赴新疆、甘肃等地调研,深度关注区域发展和精准扶贫问题。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当看到镇、村党员干部不分昼夜地站岗排查,保障地方村民的健康安全,看到作为教师的爸爸妈妈也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共同抗疫,“我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的职责与担当。”

她主动请缨,立即向村两委请愿加入村疫情防控工作,巧合的是,当天下午她刚刚和村支书提出想做志愿者的想法,晚上回到家里就看到了张文宏医生“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号召,“那一刻,似乎有一种生命之间不可言说的认同感。”张兰说。

从那一天起,张兰成为了家乡抗疫志愿者的一员,协助村干部们上门排查、定点站岗、宣传咨询,徒步挨家挨户走访和排摸情况、分发“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及注意事项”的宣传单,不厌其烦地为年长的村民解读细节,督促广大村民朋友尽量不出门、不聚集、少串门,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因为态度温和、做事细腻,她不仅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广泛称赞,还带动了身边不少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作为政治学的学子,能在疫情发生的危机时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算是不辱使命。”

2020年,她被河南省文明办评为“疫情防控中的身边好人”。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张兰引述了马克思这句原话来阐述自己的人生理念,她说,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希望能发挥自身所长,秉承不忘初心的原则,卓越为公,寓小我于大家,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刘浏:在融媒体时代担起新闻人应有的抱负与责任

2020年11月22日,第八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在北京颁发,刘浏获得此届新闻教育奖学子奖的特等奖。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在本硕五年多的求学时光里,刘浏拥有七段媒体实习经历。从新华社到人民日报,从上海广播电视台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从实习记者到实习编辑,从特约评论员到数据新闻记者……

在大二暑假学院安排的小实习中,他前往新华社上海分社,开启了人生的第一份实习,在那里他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参与至大大小小的新闻采写任务中,这让他初次感受到新闻的魅力。到了大四,在学院安排的大实习中,他决定继续前往新华社总社的对外部实习。

这一次刘浏遇上了语言能力上的挑战。面对外国读者,英文写作用词、句式结构、语法的准确性变得格外重要,许多英文单词的中文翻译相近,但运用的语境和具体表达的含义可能会相差甚远,因此需要弄通不同单词之间细致的差别。在那段日子里,刘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英文报道,利用坐地铁、午休、吃饭等碎片化的时间背单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掌握了英文新闻写作的技巧,先后独立完成了40余份英文短视频的制作与英文通讯稿的撰写。

新华社总社的实习结束后,刘浏又立即进入上海广播电视台实习,电视台的实习给予了他不一样的新闻体验。在采访时,记者不仅要扛着沉重的摄像机记录采访现场的影像与声音,还要及时在脑海里思考下一个采访问题。在他看来,这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锻炼,但正是这样的实地采访,让他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他坦言,扛在肩头的不只是摄像机,更是一份责任,“民众的声音正是靠着话筒、镜头传达出去的。”

一份又一份的实习,让他深入基层,了解广阔的世界,也坚定了他的新闻从业理想。

为了顺应“融媒体”这一时代新需求,刘浏决定保研至新闻学院的新媒体传播专业,并利用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假期进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实习,锻炼数据新闻的制作能力,提升数据可视化的操作水平。与此同时,他积极将技能转化为实践,通过数据和采访呈现了罕见病患者真实的生活状态,与组员共同完成的融媒体作品《罕行之路》在2020年上海国际大学生“卓越杯”智能媒体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数据、图表、互动……这些新形式让新闻走得更远,更加深入人心。

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学子们延期返校,刘浏想,“为什么不趁此机会为家乡做点事呢?”

于是,他进入自己家乡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实习,多次前往乡村采访,深入挖掘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他惊喜地发现故土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也找到了用文字回馈家乡的方式。他为家乡撰写的许多报道被市级媒体、学习强国、央视等转载。

回顾自己的“新闻之路”,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试图寻找与世界的某种关联,“新闻”是他了解世界并融入世界的途径,让他感知社会各式各样的发展,聆听时代的阵阵脉搏。

组       稿

融媒体中心

文       字

项天鸽 汪晓芸 徐俊奕

手       绘

朱凌皓

责       编

李斯嘉

编       辑

曹盈 殷梦昊

上观号作者: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