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镇街道“家门口的驿站”服务再扩容

“方便!真的太方便了!想不到市民驿站就能办理新版社保卡,省的我跑远路了。”在江湾镇街道第一市民驿站内,拿着刚办好的新版社保卡,彩虹湾的居民顾阿姨开心地说道。

便民举措的背后,是江湾镇街道在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中,对标市委、区委各项要求,实施“起跑线”工程,发挥“大居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内“医、食、住、行、事、幼”等六方面服务,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开设周末事务处理专场

作为中心城区最大保障房基地,彩虹湾面积大、人口多。据了解,江湾镇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位于奎照路,距离彩虹湾近3公里路,居民去一趟并不是很方便。为此,街道主动在第一市民驿站设立社会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点,开设周末事务处理专场,方便居民错峰办事。

顾阿姨近一年多时间一直在外地照顾母亲,去年12月底才回到上海。她说:“回来听说2021年起看病必须要用新的社保卡了,我急死了!”好在从居委干部那儿得知家门口的市民驿站就能办理。顾阿姨来到街道第一市民驿站,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耐心告知开通和使用事项,很快就办好了新版社保卡。

市民驿站为彩虹湾居民送去的便利不止于此。在街道和市民驿站的努力下,邀请华山医院、江湾医院的专家定期开设义诊、举办健康咨询会;这里还有专为老年人开设的认知障碍护理讲座,开展为老服务体验日等暖心助老服务项目。市民驿站的社区食堂为周边近千名居民、白领提供优惠就餐服务,根据实际需求将晚餐服务时间延至晚上7点半。

此外,通过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街道进一步结合居民所需所求,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151路、108路、160路、887路等公交线路延伸至彩虹湾地区,方便居民出行;主动对接汽车租赁企业,开通直达北外滩区域的“彩虹线”直通车,为区域内300余名企业员工提供通勤服务,更好助力北外滩开发建设。

打造“四史”主题书架课堂

江湾镇街道第一市民驿站的“驿站书屋”小有名气,在社区开展和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中,小小的书屋更是发挥着大作用。

章建新是第一市民驿站的站长,自“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她发动多方力量,添置了相关书籍,在“驿站书屋”中开辟了“四史”学习教育的“专属书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又在“专属书架”上做了清晰的标示,供居民们阅读。

71岁的戴恒来居住在彩虹湾三期,喜爱读书看报的他,几乎每天都要来书屋“报到”,后来还自告奋勇成为了志愿者,负责维持秩序、整理书籍等。他说:“这里的图书很多,报刊杂志也很丰富,我每天来读书看报,知晓了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书屋把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了起来。”

而在驿站的另一边,几位老人间隔而坐,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新闻。原来除了书屋,市民驿站还创立了“要闻天天播”,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观看。

章建新介绍,自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以来,市民驿站还策划和开展了多场面向居民的宣讲活动。在第一市民驿站,每天都有好几位爱好编织毛线的阿姨聚集在一起编织、聊天。年过花甲的汪阿姨正是其中之一,她说:“我无意中听了一次讲座,讲得是我们国家的发展,觉得挺有意思的。在市民驿站,我不但结识了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还接触了新知识。”

通过“四史”学习教育汲取力量,江湾镇街道不断延伸和提升市民驿站的各项服务。如今的市民驿站已成为学思践悟新思想的重要课堂、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区域化党建的重要平台、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阵地。

上观号作者: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