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设计案例之水库村(7)——长堰路两侧景观改造

上海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本市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我们总结、提炼了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土地利用和规划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村镇及部门提供启发和借鉴,共同将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新阶段。上期给大家介绍了水库村的尚品书院,这期将介绍其长堰路两侧景观改造。

1

基地简介

场地基本情况

基地位置:长堰路(朱漕路水泾路路段)道路两侧景观

基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

基地尺寸:长约900米,最宽处约130米

沈家宅北侧林地及园路(实景图)

改造前长堰路道路两侧景观(实景图)

改造前长堰路入口景观(实景图)

2

作品介绍

设计理念

长堰路两侧的景观绿化改造遵循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设计导则。项目利用原有的树木,进行抽稀、移栽、补种等方式进行改造,地被采用多年生草本植物及花卉,如小兔子狼尾草、马鞭草等,一年四季均有不同品种的植物可供欣赏。民居前的绿地补种桃树、橘树等果树。整个景观设计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林间多处设计下凹绿地,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民居前绿地(实景图)

朱漕路长堰路路口下凹绿地(实景图)

沈家宅北侧景观(实景图)

马鞭草(实景图)

向日葵(实景图)

3

实施成果

入口“水库村”logo字采用钢结构,外部以橙红色亚克力板封面,内嵌灯带,外立面设置电子显示屏。林间园路采用透水砖铺装,将原本封闭的林下空间打开,滨水沿岸设置两个木平台,可供游客及村民休憩。

林间小道(实景图)

长桌宴前夜(实景图)

入口logo字夜景(实景图)

入口logo字日景(实景图)

end

下期预告

下期继续为大家讲述水库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庭院景观设计,敬请期待!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