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二村北岭园160-177号
自去年12月22日起正式启动
旧住房成套改造签约工作
如今仅过去了27天
签约率即超八成!
截至1月18日16时
共签约372户
签约率达80.7%
在签约工作人员中
有这样一群
“50+”和“60+”的上海“爷叔”
不畏严寒、老骥伏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些“爷叔”们如何用行动
书写成套改造签约工作的
“速度与激情”
“室”中“心”:办公室里的“指挥中心”
为了稳步有序地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签约工作,第三工作组在每个晚上都召开“例行一会”。
在例会上,工作组对当天的签约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共同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并落实好计划部署的具体执行人员。
办公室就是“指挥部”,由“50+”、“60+”老同志带领“70+”、“80+”、“90+”增援参与,并鼓励楼组长与党员们积极参与宣传工作,努力把成套改造的政策和方案宣传到位。
未雨绸缪:全面排摸,调研先行
早在签约工作正式启动之前,第三工作组便分成四个小队,每个小队负责一个门幢的信息排查、走访工作,以前期“全面铺展”、后期“专户专案”的战略,对168-171号楼幢内的涉改居民信息进行汇总和标注。
工作有方:“记”、“摸”、“听”
第三工作组的“老法师”们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前期排摸汇总的居民信息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桥梁,总结出了“三字方案”——“记”、“摸”、“听”:
“记”——与居民沟通前,需要记住其门幢的结构图和改造图,以及居民的大概信息
“摸”——摸清居民家庭的实际情况,补充和完善每户居民的信息,重点记录居民提出的特殊要求;
“听”——耐心倾听居民内心的声音,抽丝剥茧,分析居民真正的想法。
仅仅第一周,第三工作组上门夜访、电话洽谈、微信沟通、方案预约的工作量便达到了296次。
“老法师”们更是在第一轮排查的基础上,实施分类标签管理,在正式启动签约后,第一时间通知有签约意愿的居民前来签约。
奋战加速度:“白+黑”与“5+2”
自去年12月中旬进驻曹杨二村160-177号旧住房成套改造基地以来,“爷叔”们便开启了“白+黑”、“5+2”的工作模式,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几乎“驻扎”在基地中。
大家笑谈道:“每天穿梭在楼栋间、沉浸在方案分析中,已经变成一种工作习惯了”。
蔡师傅作为“老法师”之一,在工作期间努力克服自身腿脚不便的问题,从签约前就开始跑楼扫楼,20天内累计走访居民家184次。
蔡师傅还每天对工作情况进行复盘,汇总梳理居民的意向动态,将疑难问题及时上报给组长及责任领导,与工作组成员一同研究讨论,群策群力,为每一户能顺利签约做足功课。
第三工作组的“爷叔”们
拧成了一股绳
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加足马力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
实现居民的“新居梦”
让我们一起期待
这一天的到来吧!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