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2日举行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建忠团队获得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称号。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团队中传开,同学们纷纷表示:我们团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个‘家’中写满了‘奋斗’”
杜建忠,同济大学自己培养的杰出人才,长期以来从事生物材料研究,在高分子囊泡结构设计和医学应用领域(糖尿病、癌症、抗菌)展开了一系列独特的原创性研究,其中包括“魔法”般的“以糖控糖”囊泡、专克耐药菌的“膜冠联动”囊泡、粒子自组装而成的“四臂囊泡”等,在高分子囊泡的理论构建和结构设计、医学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杜老师从事的研究很神奇,深深吸引了我。”奚悦静同学说。她考入同济高分子材料系后,积极参加学院的创新项目,与团队合作制备出抗菌高分子纳米材料并琢磨其抗菌机理。硕士期间,杜老师指导她和几位同学一起从事抗菌材料研究,共发表了4篇高水平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发表了一篇论文。
杜建忠的第一名博士生刘秋明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聚合实验的情景:“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按照杜老师要求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之后,杜老师来到实验室准备教我搭反应,这次做的是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要求严格的无水无氧。因为也是实验室筹备好后的第一个实验,所以课题组的所有研究生都过来围观学习。杜老师在旁边指导,我负责操作,那时实验室条件还比较简陋,我们没有抽真空通氮气的装置,只有用针头连接氮气通到圆底烧瓶液面下鼓泡除氧,每一个小细节杜老师都会讲到,有问题的地方也会立即指出。反应搭好后,每隔几个小时我都要跟杜老师汇报反应现象。第二天,我来到实验室提纯聚合物,杜老师已经等在仪器旁了,当烧杯里沉淀出白花花的聚合物粉末时,一向比较严肃的杜老师开心地笑了。”
弟子们普遍感受到“家里”的严。博士毕业后成为宁夏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的孙辉至今还记得求学时“一篇文章改20多遍”的情景。“有时甚至30遍以上,从章法逻辑到措辞标点,细致入微。”孙辉回忆,杜老师最在意的是论文中的证据是否能够支撑结论,如果不能支撑,则坚决不能夸大其词,模棱两可的表述也不行。有时候即使文章已经通过评审,准备接受,杜老师也会让我们把该补的数据都补充齐全,让研究的水平更上一个档次。
孙辉的感受,奚悦静同样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杜老师对实验结果严谨的态度和对论文撰写严格的要求,各种细节都要反复核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在参加制作杜老师的一个重要答辩ppt的过程中,我从老师那里学会了如何化繁为简,将复杂的思路变得清晰;如何举重若轻,将汇报材料的‘红花’和‘绿叶’递相呈现;如何点面结合,以逻辑的力量呈现科学之美。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老师又化身为一位导演,既能从宏观上把握全局,又能在细节上给与指导,将一个个优秀的科研成果,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对我的影响是长远的。”
“同心琢料,塑料成材;因材施教,同济天下”
阅读杜建忠的导学团队介绍ppt,第一张图上记者就发现了“塑料”两字。仔细思考,又经他介绍,记者发现此“塑料”内涵丰富:雕之琢之,顺之应之导之,以养成君子之德。他说,自己崇奉欧阳修的君子之论:“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因此,他在导学中提出“同心琢料,塑料成材;因材施教,同济天下”,是想通过 “三爱”贯彻“三全育人”的宗旨,“我非常高兴,自己培养的学生中的三好学生标兵王明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孙辉就主动前往西部工作”,杜建忠说。
如今在云南电力效力的王明智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杜老师接触的情景。邮件发出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回信,“长长的邮件,说了很多很多关于科研的内容,还请我去他办公室。”王明智说,“就这样我走进了杜老师的世界,感受他的人文情怀与科研风范。我最害怕的就是每周一次的组会汇报,我惊奇于一个月前汇报的数据杜老师都记得很清楚,要我解释前因后果,每每到这种时候,我都会紧张得手心发汗,因为他问两个问题,我就哑口无言了。就在这一次次的‘折磨’中,我慢慢走上了做学问的道路,让我在工作中倍尝甜头。现在,我给部门员工开周例会,碰到问题我就想,如果是杜老师在这里,他会怎么思考,怎么管理团队呢?感谢杜老师对我的深远影响。”采访获悉,王明智在云南如鱼得水,干得风生水起。
王明智的表达,在杜建忠的很多弟子口中都曾听到。“硕士阶段有一阵我很迷茫,课题迟迟没有进展,近半年的实验都是以各种失败告终,我一度对科研失去了信心,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每次组会,望着失败的数据,我默默低下了头。”萧雨芬说,“每当这时,杜老师都会在组会后询问最近的进展,对着我的实验方案提出他的看法和建议,他也会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我从失败中走出来。”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第一篇jacs(《美国化学会志》),重拾了对科研的信心,也坚定了跟着杜老师读博的决心。“jacs论文发表之后,我在想接下来的课题,可在第一篇论文基础上换一些新的蛋白,这样可再发几篇论文。杜老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教导我,‘炒菜式’的科研似乎是一条捷径,可以发很多论文。但是,真正的科学家,要勇于突破自我,学术思想要层层递进,而不是平行式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杜老师启发我,可不可以不用蛋白实现血糖调控?并给我分享了一些文献,让我跳出思维定势,最终,我们有了第二代的‘以糖控糖’。”
刘秋明把从杜老师那里学来的本事,写成操作手册放在课题组资料库,供学弟学妹使用,“新组员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并遵守这些规矩。”刘秋明告诉记者,科研知识上老带新,工作氛围和态度上也是老同学感染、激励新同学,就这样,一届一届传下去,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届了,“我想这就叫组内的科研文化传承吧。也正是在杜老师课题组六年的学习和熏陶,练就了我扎实的科研基础,成为我现在工作中强大的底气。目前,我正在从事显示用偏光片上游的树脂材料开发,该领域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我进入后,利用硕博期间的积累,很快解决了公司的卡脖子问题,产品目前进入中试。”刘秋明告诉记者,“最近公司一名博士后在一个条件非常苛刻的无水无氧实验上失败多次,辗转找到了我,我上手,当然一次就成功了。”
采访中,杜建忠的学生个个给记者的都是阳光、开朗、积极乐观的印象,说起学习、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他们的回答都很干脆“挺一挺,就过去了”。问起原因,同学们大多回答:这个大家庭里,大家感觉很安全、很温暖。
严师其实也是一位慈长
严师杜建忠10 年来已经指导博士生5 人、硕士生25 人。人数不多的学生,却是获奖大户:硕博毕业生中,2 人获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 人获上海市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 人获校优秀博士毕业论文、1 人获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 人获同济大学“学术先锋”第一名、16 人次获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8 人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6人获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1人获同济大学三好学生标兵。杜建忠也因此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称号。
“刚刚完成一个国家级项目答辩材料。凌晨2:34,8位同学跟我汇报做好的ppt,我看了,一个字不用改。”12月15日,电话里的杜建忠语气满满的都是自豪。
“那是多年来,你们团队文化氛围已经养成,大家在一起默契、传帮带做得好,所以战斗力强。”作为他多年的朋友,记者说。
杜建忠停了数秒(估计是在开心、乐),说:“我发了一个红包。”根据记者对他的了解,觉得这个红包不会小,且人人有份。
杜建忠说,培养学生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有广阔的胸襟,要守住学术道德红线。不能在大是大非上迷失双眼;要引导学生做科研,一切从实际出发,让数据说话,诚实守信;告诫学生惜名知辱,时刻珍惜自己的名节。他还告诉记者,“有的同学刚进学校的时候,希望去兼职、到外面去实习,我会给他们分析利弊;学生毕业择业,我会为其分析哪一个单位、哪个领域更合适。两位学生去西部,其实都是我们慎重分析后的结果。择业要看长远,要在国家发展中去找个人的位置。”
当记者好奇地问他,您的学生每年都会出去春游?杜建忠说春游是增强凝聚力、激发活力、战斗力的利器。于是,记者看到了十几位同学(面孔年年在变,人数每年大致如此)的足迹到了佘山、千岛湖、舟山、黄山、桂林、张家界、婺源,一年一个地方,一次4天左右。“佘山之行后,我发现我在他们玩得拘谨,不欢畅。于是,我就叮嘱他们中的年长(年级高)者负责安全,我就不去了。”杜建忠笑着告诉我。
“钱哪里来?”
“课题组获得的奖励,一部分归入组里的‘公益’池,用于帮扶和资助春游等活动。”杜建忠说。
“要多少给多少?”
“后来,就给个总数。”
“不够怎么办?”
“我跟他们说,不够了我再补,你们要玩得开心。但同学们很节约的,比如到桂林,本来计划飞机,后来改成了火车。同学们说‘一路上都是风景’。”杜建忠说。于是,记者在课题组《钟灵毓秀,人间胜景》游记中看到同学们说:“(张家界)四天的行程里,我们彻底放下了科研学习中的疲惫与紧张,尽情享受了旅途风光。愿大家能不负韶华,愿课题组在接下来的研究学习中砥砺前行,蓬勃发展。”
范震、朱云卿、刘秋明、奚悦静、王涛、黄秋桐、王明智、萧雨芬……我瞬间明白了:这样的“家”里走出来的,个个都会是为国尽忠的“战士”。
文:程国政
上观号作者: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