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2021元旦已过,各出版单位都在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来的成绩。有哪些书能被铭记和流传甚至收获赞扬和荣誉,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向读者朋友们展现2020年上海各出版单位的图书出版成果,书香上海特策划推出“2020上海出版单位十大年度图书”活动。诚邀在沪各出版单位,推荐本社年度最有价值的十种图书分享给读者。也欢迎读者朋友们与我们一起,寻找值得一读再读的上海好书。
本期带来的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年度十种好书,欢迎品鉴。
01
《深海浅说》
《深海浅说》
汪品先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深海勇士”汪品先院士,十年心血,集大成之作。一本写给所有人的深海科普书!
深海,是新世纪谈论的新题目;深海,是地球系统中关键而又缺乏了解的部分;深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圈资源……深海是21世纪的热点。每个人都想知道:深海什么样?深海里有什么?当前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我们如何应对?《深海浅说》一书荟萃了中国深海研究发起人汪品先院士十余年深海科普工作的深厚成果,从人类对海洋的早期探索谈起,一直讲到深海的开发保护利用和权益之争,精选8大主题,展示了截至目前深海科学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介绍了最新的深海探测技术,列举了深海前沿研究面临的科学挑战。本书名曰“浅说”,实则深入浅出,高屋建瓴,一览深海科学全貌,堪称目前国内最为全面且精准的海洋科普力作。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既可供一般读者的消闲科普阅读,也可作为海洋科学专业人士的补充读物。本书入选“中国好书”2020年10月榜。
02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特别纪念版)
约翰·m·巴里 著
钟扬 赵佳媛 刘念 译
金力 校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时代楷模”钟扬教授生前主译,钟扬夫人张晓艳教授作序,卢洪洲、张文宏特别推荐!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本书作者依据大量历史资料和数据,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03
“荒野的呼唤”(共3册)
《来!聆听大自然的呼唤》
《去!寻访动物们的足迹》
《走!守护动物及其家园》
宋大昭 黄巧雯 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跟随“猫盟”走进大自然,听亲历者讲述野生动物保护故事,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第一感动”。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荒野的面积越来越小,野生动物的脚步在不断后退。如果不停止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那么等到野生动物无处藏身之时,人类也无法独善其身。
“荒野的呼唤”丛书的作者是野生动物保护团队“猫盟cfca”,他们通过80多篇精彩文章亲自讲述精彩纷呈的野外调查经历,展示我国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现状,带领读者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如何运作,观察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学习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呼吁民众关注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04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第三版)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
哈罗德·多恩 著
王鸣阳 陈多雨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长销20余年经典作品全新修订版,科学史入门必备书。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读物,全景式展现从史前到现在人类探索自然的旅程。通过考察从文明之初到21世纪早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中国、印度、中南美洲和近东帝国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作者在描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尖锐地质疑了当今工业文明的可持续性。本书旧版曾获得2000年度美国世界史协会图书奖。最新出版的第三版在前两版基础上,大大拓展了对构成当今工业文明的主要技术系统的考察,探讨了核武器、互联网与基因组等现代技术,质疑了当局工业文明的可持续性。
05
《从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
最完美的剧本》
《从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剧本》
殷融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一夫一妻制与直立行走有什么关系?如何看待以色列“摩萨德”组织针对纳粹战犯的全球追捕?在《流浪地球》的世界中,人类社会的道德观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说开口说话看似是一种平凡的行为,但它却是人类心智能力的“巅峰之作”?狩猎、吃肉、群居、玩火、变异……这些因素如何配合成一套完美的组合拳,让智人拥有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智慧?人性进化,它是最动听的理想主义赞歌,是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剧本。本书立足于进化心理学,同时汇聚来自生理学、遗传学、脑科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从进化层面对人类种种心理特征的本质与起源进行解释。我们一起见证,漫长的生命进化史如何塑造出“人类心智”这一复杂、精细、和谐的杰作!
06
《科学之种——我们为什么深深地
误会了转基因》
《科学之种——我们为什么深深地误会了转基因》
马克·莱纳斯 著
朱机 黄琪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马克·莱纳斯曾是著名反转基因活动家、最早发起破坏转基因农田的活动家之一。但在2013年一场世界瞩目的演讲中,他宣布转变立场,为曾经破坏转基因作物而道歉。随后的几年里,他去了非洲和亚洲,与植物学家共事,并描述科学家们如何采用转基因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小农户,以提高农作物对抗虫害、疾病和干旱的能力。这本书解释了他转变的历程和原因,从一位深度参与、全局思考的环保主义者的角度,对转基因进行解读。本书揭示了反转基因狂潮的真相,让我们看到随着失控的情绪席卷全球,科学是如何被抛在一边。作者追溯了这项技术的起源,展示了反对派的想法,提出并回答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在转基因生物的问题上,我们是怎么做错的?
07
《生命的时钟》
《生命的时钟》
郭金虎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人们为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为何有些人跨国旅行会深受“时差”折磨?药该在早上吃还是晚上吃?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车祸?初生婴儿为何晚上不睡、整宿闹腾,而垂暮老者为何难眠、少眠?……向日葵为何随太阳转动?公鸡为何准时打鸣?河滩为何随着潮涨潮落变换色彩?弱小的帝王蝶靠什么指引方向飞越万水千山,到达数千千米之外的栖息地?……生老病死、繁盛荣枯,时间行走在生命之中。关于生命之问的种种答案都与“生物钟”有关。本书作者是生物钟一线研究者,他以生动的笔触,旁征博引各种传说、历史、故事、文学和艺术资料,勾勒出一幅关于自然界生物钟绚丽而磅礴的画卷,并带领读者,跟随科学家抽丝剥茧的探索之旅,揭开生命的时间之谜。
08
“科学家之梦”丛书(第一辑)
《中微子振荡之谜》
邢志忠 著
《探索脑的奥秘》
杨雄里 肖晓 著
《地外生命寻踪》
欧阳自远 王乔琦 著
《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
李辉 金雯俐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科学家之梦”丛书是一套介绍当代科学前沿研究的高级普及读物,注重于目前科学最前沿的问题是什么,最权威的科学家究竟“想知道”什么。丛书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首批第一辑共4册,围绕中微子、脑科学、地外生命、人类起源和迁徙等重大科学问题,从已知的科学成果谈到尚未搞清楚的前沿问题,阐述科学家们力图解决前沿问题的基本思路,试图沿着怎样的途经、尝试使用什么方法,力争在求解问题的艰难旅途上有所前进,最后则对于这些前沿问题一旦获得突破将会有何前景或深远意义作一展望。
09
小牛顿《名画中的科学》(共6册)
《名画中的科学》(共6册)
小牛顿科学教育有限公司 编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由台湾童书最佳畅销品牌“小牛顿”儿童科普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名画中的科学》,立足于艺术大师的传世名作,以儿童为本,融合美学与科学,展示名画背后的科学知识,层层深入解读名画奥秘。
本书按艺术流派分为6个主题,其中《晋唐之美》《两宋辉煌》《元明清百花齐放》彰显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而《文艺复兴的觉醒》《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从写实主义到印象派》则深入剖析了西方各大艺术流派的特点和风格。
本书选取了72位著名的艺术大师和他们创作的600多幅世界名画,结合与画家、画作相关的趣闻轶事,总结归纳500多个科学及趣味知识点,融合了美学与科学,让孩子在博雅教育中领先一步。扫描书中二维码,可以观看小视频,学习更多相关知识。
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学生防护读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学生防护读本》
刘中民 王韬 主编
卢洪洲 王彤 主审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的相关知识,正确应对疫情,有效保护自身安全,我们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指导下,编写了本书。全书分基础篇、应对篇、治疗篇和辟谣篇四章,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等内容,以通俗生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全面的解答,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学会用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克服非理性恐慌,远离病魔的侵袭。
本书被列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抗疫科普创作重点支持项目。为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内容,特邀请本书副主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主任医师周敏杰为学生录制内容讲解视频。书末附有二维码,学生扫码后可观看。
资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编辑:张静宜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