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设计案例之水库村(1)——概况

上海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本市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我们总结、提炼了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土地利用和规划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村镇及部门提供启发和借鉴,共同将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新阶段。在接下来的推送中为大家介绍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金山区水库村的相关情况。

1

村庄简介

“我最喜爱的乡村”

水库村位于漕泾镇北部,金山与奉贤两区交界处,旧时俗称“水库里”,因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河宽漾大而得名。水库村的村域面积3.66平方公里,村民总户数523户。水库村建设始终围绕丰富的水资源做深“水文章”,形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沪尚水乡。近年来,水库村先后获得上海市“我最喜爱的乡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2

村庄概况

区位特征

位置:位于上海西南方向杭州湾沿岸,金山区漕泾镇域内北偏西1.8公里,西侧有金山园区铁路站,距离南部上海化学工业区10公里车程。

区位图

创新亮点

☉保底收益+年度分红的模式,全村承包地入股97%,自留地入股65%,由漕泾镇旅游公司引领带动农户参与生产、销售等环节,增加经营性收入。

☉对标世界著名的荷兰“羊角村”,统筹空间资源,通过合理调配撤并村与保留保护村建设用地指标,为示范村产业招商布局、农民集中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产业用地保障。

☉集中居住点一期南片区以成本价供村民抽签认购,村民中心、村民驿站等项目极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漕泾镇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制定《漕泾镇水库村乡村规划师工作办法》。

振兴路径图

3

历史文化与风貌

自然资源

全村现有大小河道33条,总长约23公里,最宽处达110米,村域水面率接近40%。还有70多个小岛、半岛点缀其中,主要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标准,堪称“乡村小威尼斯”,是金山区水面覆盖率最高的村。

特色风貌

水库位于古海岸线(冈身历史文化带)和今海岸线(杭州湾北岸生态源地)交汇之地,受传统江南风貌和滨海平原风貌的双重影响,彰显“水墨为底、多彩融合”的总体风貌特征。

建筑肌理以及风格传承江南风貌。肌理沿水岸展开,与道路的关系密切,形成水陆之间既分又合的交融关系。屋脊不失盖头灰,常做钩子头翘起;乡村建筑材质、凹凸变化、明暗交错,形成多变的虚实关系,且建筑屋顶相互交接组合成一个整体,形式多样。

4

策划及规划

策划

发展定位:

村田园岛居,自在水库。

发展策略:

✦加快培育与“水”相关的农业产业项目。

✦引入现代艺术活动(水cool乡村艺术季)。

✦整合交通、水务、农业等各条线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整合建设项目,打包实施河道疏浚、水系调整、拆坝建桥、林水复合、景观提升、岸坡整治等项目建设,实现一条河道、一次施工、一步到位。

规划

规划特色:

✦坚持整体谋划,凸显特色鲜明的“水设计”。按照“水+园”、“水+岛”、“水+田”的主题把村庄分为三个功能区,区块之间用水上游线串联。

✦促进多规融合,整合土地整治、河道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四好农村路建设、村庄改造等多方专业设计力量,多角度修订完善规划设计,共同绘制乡村振兴“一张图”。

✦率先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聘任乡村规划师,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和项目设计工作。

用地规划图

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北园、中岛、南田”的空间结构。

✦北园:以农业种植为主,同时兼具农业景观功能。

✦中岛:基于道路和水网划分为11个“水岛”,以“水岛”为基本单元分散布置旅游生活功能。

✦南田:为水库村最主要的农业工作区,地势平坦,土地连续适宜规模种植。

功能分区图

土地资源创新利用:

✦将原来老的村部改造成村民驿站,即为老服务中心。

✦将原来村里的废旧仓库改造成尚品书院以及艺术家工作室。

✦将原来的鱼塘、虾塘重新调整,发展生态乌鳢提质蓄养及循环水生态养殖现代农业项目。

✦全镇统筹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前些年漕泾镇减量化的建设用地指标),配足公益性建设用地,经营性用地视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通过土地整理和政策支持调整建设用地布局。

项目分布图

end

下期预告

下期继续为大家讲述水库村水库村农民集中居住点一期南片,敬请期待!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