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换届,金亚秋新任理事长

记者:刘禹

11月26日下午,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文庆,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著名作曲家陈钢以及来自科学科技界、文化艺术界、教育传媒界等80余人参加会议。

“有人把科学和艺术比作孪生兄弟,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这句话在当前创新引领发展的条件下尤其重要。”马兴发说,“把两者相融相合,才能碰撞火花,激发创新活力,更好地推动科技进步和艺术发展。”

为专家现场创作漫画画像

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至今已15年。学会始终致力于促进科学与艺术融合、创新和发展,聘请了中科院沈文庆院士、匡定波院士、著名作曲家陈钢先生、著名指挥家曹鹏先生为顾问。

沈文庆院士和陈钢先生来到现场,会前,学会会员、艺术家、上海艮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竑晟即兴为两位先生专门创作了漫画画像,向科学与艺术跨界领域前辈致敬。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沈文庆所作的工作报告。

4年来,学会积极推进科学与艺术的跨领域互动和融合,努力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大力支持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创新产业发展,辐射带动科学艺术的教育、传播、普及等综合范畴学会以新形势为背景,在第二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内在结合关系,使学会工作注入了新内涵、新形式。

学会主承办了四届品牌项目“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的展览,共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科研院、学校、企业共同参与,集中展示千余件最新创意互动作品,累计吸引观众达50多万,充分提升了上海科学与艺术学会的影响力。

学会的另一品牌项目“新民科学咖啡馆”讲座,其活动形式自开办以来一直受广大听众喜爱,扩大了艺术人文学科的范畴,至今已举办了200多期。学会还主协办了“光凝一瞬间、神传留千秋”摄影、鉴赏沙龙、老外街艺术节、“仰望星空”等一系列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活动,对本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为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和发展奠基。

新增科学艺术传播等5个专委会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章程》(审议稿);会上选举产生了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金亚秋当选为理事长,曾凡一、金江波、吴霄峰当选为副理事长,朱琪当选为监事长,邵国华任秘书长。会上还选举产生了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的17位理事。

新一届学会在日新月异的科学艺术融合趋势下,将增设科学艺术传播、科学艺术教育、科普文创、数字化艺术、空间艺术等五个专委会,大力支持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创新产业发展,辐射带动科学艺术的教育、传播、普及等综合范畴。

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新一届理事长金亚秋院士表示:在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市科艺会将致力于推进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跨领域互动和融合,积极促进科学与艺术界人士的多元交流,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大力助推科学与艺术跨界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上海科学与艺术跨界融合不断开创局面,孵化模式,注入活力,储备人才、创造机遇。

当前上海正在加速推进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离不开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和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也为繁荣科学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兴发指出,“希望学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进一步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努力实践,走出一条科学和艺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马兴发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希望学会进一步发挥好专家作用,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都是学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动力资源,学会要依托专家资源,进一步打响学会的品牌,焕发学会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第二,希望发挥好学会会员的作用,推动科学和艺术融合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会作为桥梁和纽带,宗旨还是做好服务,要搭平台、强功能、建机制,广泛联系和团结动员科技界、文艺界、教育界的热心人士参与到学会的工作和科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第三,希望发挥好新媒体作用,积极探索科学和艺术传播项目互联网+转型升级,创新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注重关注需求,符合人心,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同时与社区书院基层治理等工作相结合,让科学人文走进社区,走到老百姓家门口。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