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点,五里桥街道长者食堂开始热闹起来。家住附近小区的王老先生和老伴第一批前来用餐,“我们点了三个荤菜两个素菜,刚烧出来的味道就是好,价格也不贵。”这个开在蒙自路、中山南路路口的老年食堂,有点特别,其中一个规则是“长者优先”——食堂通过“分时分区”,保证老年人能够优先享受就餐服务,老人可以通过办卡享受一定的优惠。中午高峰时间段,食堂一楼就餐区只对社区老年人开放,社区白领及其他就餐人员需上二楼就餐;同时,老人的就餐服务从上午10时30分开始,社区白领及其他人11时45分后方可就餐。
为老助餐服务不断升级
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买汰烧”做好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精打细算、耗时费力。而对于已经步入晚年的“夕阳”群体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吃得饱、吃得好”更是不易。尤其在黄浦区,老年人口比例大,社区和居家养老需求旺盛。在今年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下,黄浦区积极探索拓展优质助餐体系,关爱老人从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做起,让老人每餐都能“乐”从口入。
光明村配餐厨房现场
针对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今年黄浦区在既有的71个老年助餐点的基础上,新增2个老年助餐场所,并完成所有助餐点服务功能升级。在新增的2个社区食堂项目中,五里桥街道社区食堂已完成并运营,外滩街道社区食堂待招投标流程结束后立即开工。据统计,今年以来,区各个助餐点累计供应老年配餐521662客,拨付补贴经费62万元。
而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光明村、小绍兴继续发挥区品牌餐饮企业共同参与承担社会责任的传统,不断升级改良老字号“定制餐”。其实,早在2011年,黄浦区就在鲁班路上办起了区内第一家配餐中心,由区属企业——老字号“光明村”运营。在小绍兴配餐中心成立后,两家配餐中心对全区10个街道实现了老年人配餐全覆盖。
光明村相关负责人张洁介绍道:“光明村配餐中心目前为黄浦区的1300多户老人推出定制餐食,并在原有的‘8元’套餐外增设‘12元’套餐,丰富老年朋友的用餐选择。今年疫情给老年助餐服务带来了卫生和配送方面的压力,但我们坚守岗位无一日间断。”
12元虾仁炒蛋+西葫芦炒肉片+时蔬+汤
12元油爆虾+烤麸+卷心菜+汤
8元红烧大排+咸菜百叶丝+菠菜
目前,光明村、小绍兴两家配餐中心还在针对“定制餐”是否符合当下老年人口味、餐食搭配是否符合老年人饮食习惯、食材和烹饪手段能否更加多样化等进行摸索和升级。
配送上门让老人享热食
“阿婆!中饭帮侬送到了!勿要忘记趁热吃!”在半淞园路街道,助餐服务为许多选择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送去温暖。家住黄浦新苑的宋阿婆,笑眯眯地端起了热气腾腾的饭盒:红烧大排几乎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小,米饭被压得严严实实,素菜的量也很足,可谓物美价廉。
小绍兴配餐厨房现场
目前,半淞园路街道共有三个为老服务配餐点,分别位于黄浦新苑、西藏南路以及海南西弄。每个中午,三个配餐点要上门配送180份午饭;而到了傍晚,有50份晚餐将被端上老人的餐桌。“我们一周有8名配送员,其中周中6位,周末2位。”半淞园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季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中午10点开始,配餐点的工作人员就要进入‘备战‘状态,与时间赛跑,尽快将热菜热饭送到老人家中。”送餐员不仅要熟悉每位老人的地址,还要熟悉每位老人的起居习惯。每个月一次,老年居民的订餐信息还将由居委会提供更新。为了保证每份餐食切切实实送到每位老人手中,听力不行或腿脚不便的老人还会由社区工作者预先联络沟通,以便接收“定制餐”。
送上门的不仅仅是热菜热饭,还有配送员的热情关怀。疫情期间,在为家住瞿二小区的一位老人送餐时,送餐员敲门后发现老人始终没有应答,通过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立刻与其所在居委的工作人员进行联络,居委干部迅速响应并上门查看老人情况,解除了一场危机。
守护好舌尖上的健康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全区各个老年助餐点在满足社区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同时,确保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安全、健康、有序。
小绍兴配餐车严格消毒
在半淞园路街道社区老年助餐点,除了做好每日消毒工作外,工作人员着重对地面、桌椅、餐具等进行全面消毒,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对于门把手、扶手等接触人多、接触频率高的重点部位增加消毒频率。工作人员每天在上岗前和中午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全程佩戴口罩,并引导老人勤洗手,同时留意老人健康状况,如遇发热以及呼吸道症状,提示老人或告知其家属及时就医,登记信息并通知所属居委。
助餐点还通过优化助餐流程,保障老人就餐安全。此次重新开放后,助餐点工作人员重新设计了排队、领餐、就餐路线,人流单向流动不交叉;排队划好一米间隔线,高峰期提供歇脚椅子;改变餐厅布局,加大餐桌间距,就餐时一人一桌;提供打包盒,鼓励打包外带。在原有基础上,助餐点还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规范,对食材采购、储藏、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安全有保障。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