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守正创新
10
01
高血压的规范精准诊治
瑞金医术
目前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约28%,全国高血压患者近3亿,且有年轻化趋势。我国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其中一半与高血压有关;70%的卒中和50%的心梗死亡是高血压造成的。
1958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在瑞金医院成立;1982年瑞金医院成立高血压科,为国内最早成立高血压专科的医院之一;1992年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与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实现所科合一。2007年成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项。
01.
高血压的精准规范治疗
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在继发性高血压筛查、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做了大量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国内学术界享有盛誉。2019年高血压年门诊量超22万人次,开展了以下有特色的医疗项目。
1.继发性高血压“一站式”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如肾血管性、内分泌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少见单基因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高血压科在国内率先报道了罕见的肾素瘤和gordon综合征,而在90年代后期,在国内率先开展继发性高血压基因诊断,报道了国内首个liddle综合征,iia型多发性内分泌瘤和fabri病的基因诊断。
近10年来,高血压科在国内外率先报道了国人醛固酮瘤患者kcnj-5体细胞突变更为常见;并在国内外首先报道了经肘静脉路径行肾上腺静脉取血,并将此术式向全国推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治是为科室另一特色,高血压科积极与国外同行合作,参与欧洲肾血管疾病相关注册研究,并发表共同作者文章。
2.难治性高血压为重点的综合诊治:科室积极尝试新的治疗技术,推广肾动脉去神经术在难治性高血压中的治疗,并在国内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肾动脉消融去神经术。并推广规范难治性高血压诊治,参与撰写《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3.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综合诊治:积极推动高血压患者早期靶器官损害的检测与防治,强调高血压患者多重危险心血管因素的综合防治。
02.
社区防治中心的建立
2011年1月,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社区防治中心成立,并建立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探索适合本市的社区高血压信息化管理模式。目前,该社区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模式广受认可。2018年起,中心在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继续在分级诊疗、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在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过程中
1.建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血压测量传输系统,测量数据直接上传到管理平台并长期保存,血压数据可溯源,准确可靠,且能随时调阅、互联共享,提高了社区血压管理效率。
2.开发高血压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肾功能及血管功能损害等)的筛查工具。从检查数据采集、公式计算、到诊断报告,均可自动完成。
3.建立老年高血压、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开展了“颅内外动脉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increase 研究),建立了生物样本库及临床数据库。已发表sci论文8篇,报道“minhang study”研究结果。
4.在全科医生中开展高血压诊治培训,提升临床及科研能力,开发了“新发高血压诊断流程”及“亚临床靶器官筛查流程”的信息化模块,提高社区医生执行指南的能力。
03.
高血压临床研究
在王继光主任的带领下,科室组织参与了多个降压治疗临床试验研究,建立了包括血压计、动脉硬化等检测设备的验证研究平台。2009年起组织了全国60家中心参与的动态血压与家庭血压登记随访研究(abpr);2016年组织了全国20家中心参与的隐匿性高血压降压治疗临床试验(anti-mask);2017年起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五月测量月(mmm)行动”,研发推广“智慧血压亭”,推动提高我国人群高血压防治水平。
科室还与国外研究机构共同协调了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降压临床试验(interace)及全国卒中管理调查研究(quest),并参与了国际多中心的80岁以上高领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试验(hyvet)及睡眠呼吸暂停正压呼吸治疗试验(save)的验证研究。
通过以上临床研究,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重视,增加了高血压的知晓率,同时提出了智慧化血压管理新模式;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对“隐蔽性高血压”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而正在进行的卒中患者血压的相关研究将为卒中患者的血压目标值确立提供依据。
04.
高血压科流行病学研究
科室从2002年起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建立了高血压自然人群研究基地,2004年起又在上海市青浦区建立了自然人群研究基地及老年人群随访队列。研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特别是遗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与血压调节的关系,以发现高血压新的发病机制(新的分子、遗传标记、病理通路)、提出以及评估新的干预靶点和干预措施为目标、在自然人群中研究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大小动脉病变的关系。景宁人群研究已走向世界,受邀参加欧盟第六及第七框架有关高血压人群研究项目,及国际动态血压、血管研究合作项目。
依托人群研究,科室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科室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动脉血管功能的方法,即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aasi),该指数可在人群中独立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卒中的发生;另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单纯夜间高血压”的概念,单纯夜间高血压是一种隐匿性高血压,可导致明显的动脉功能损伤。近十年来,科室共有国际医学期刊发表sci收录论著200余篇。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创始人邝安堃教授领导研制的“复方降压片”,龚兰生教授领衔的“上海硝苯地平降压治疗临床试验(stone)”,赵光胜教授领导的细胞膜离子转运及营养流行病学研究等,至今在学术界影响深远。近年来,科室在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又有长足进步。未来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高血压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医疗进步融入人民健康中。
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专家门诊
强卫国
陆旭辉
朱理敏
陶波
孔燕
钱岳晟
陈绍行
王谷亮
午
胡亚蓉
初少莉
王谷亮
王继光
许建忠
陶波
孔燕
徐婷嬿
陆旭辉
徐婷嬿
编 辑:寒 东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