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七十年 |杨荣:师者,传道育人也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

本期(第 6 期)嘉宾:杨荣

【人物简介】

杨荣

1966年4月出生,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教育功臣(提名),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1988年上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于任教大境中学、市八中学、明德中学,区督导室工作,后调任南市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1999年1月担任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至今。

【访谈实录】

为学校“品牌”助力

为上海教育添砖加瓦

我本平凡而简单,因从事了教育这个伟大事业,而享有了人生的精彩。2015年,全国劳模光荣榜公示,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劳模的“娘家”人,长期以来市教育工会给予我们学校的历代劳模们极大的宣传、支持与帮助。

回想起1999年初,一纸写着“上海市实验小学 校长”的任命通知书被送到了我的手中,让我和这所百年名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到上海市实验小学时,我心里是有点发怵的,突然被推到了管理的最前沿,我经历了心理断乳和职业成长的磨难。

上海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名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底蕴深厚,有精神之“魂”,名校长荟萃,影响、辐射了整个区域的教育。百年长河中有首任校长李廷翰心怀教育救国之志,悲天悯人之怀的“小学校,儿童幸福之起始”,有蒋卓慕校长的睿智与多思,袁瑢校长的敬业与严谨,刘元璋校长的大气与亲切。在不同历史时期,袁瑢、蒋卓慕、殷国芳、林有禹、金明洁等几代劳模热爱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们为学校的“品牌”助力,为上海的教育添砖加瓦。

有一年八月,骄阳似火。一位老人带着孩子,硬要闯进校园拍照。门卫招架不住,向我求救。我亲自接待了他们,眼前是一位两鬓斑白的儒雅老人和一位文质彬彬的英俊少年。老人向我叙说:“60年前我是万竹(注:上实小的前身)的学生。我的人生是从万竹起步的,后来我把儿子也送到这里,他受到优质的教育;我的孙子也是这儿毕业的。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留下我们祖孙三代童年的印记。听说母校即将拆迁重建,我们想赶在母校拆除前,把这儿的一切拍下来,留作纪念。”

校友离开后,我思绪万千。为什么一代代的人离开学校后,仍以学校作为一生的骄傲。这种骄傲源自学生时代感受到的人文关怀,它打动孩子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对学校恒久感恩;这种骄傲源自学校人才辈出,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它震撼孩子的心灵,令其产生自傲之感。我一定要“让校园成为放飞儿童梦想的地方”。

在了解全国甚至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后,我正确选择了应该做的事:1999年第一所小学网校、2002年开放课程、2010年学校教育评价平台、2018本土学生项目学习等都是智慧的教育再生成;给学生想要的:1999年海选开放式特色小龙人评选活动、2003年学生行政班与选择班双轨运行、2014年小学能量积分评价系统等,用为学生喜欢的方式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接续历史,更连接未来

“师者,人之模范也。”也是从2015年以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古语的内涵。在学生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

作为百年老校的校长,我既要顺其文脉接续历史,更要连接未来,做一位静心的学校守望者。上实小从创办伊始就以教师精良著称。秉承首任校长1911年提出“小学校,儿童幸福之起始”的办学宗旨,我们建立了“开放教育,尊重生命”治校策略,率先在办学形态、课程领导、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突破性研究。“师资精良”是实小历任办学者眼中的重中之重,“爱心为核心,专业为重点,学术为亮点”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目的是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走在前列,也不断得到了市教育工会多方位的关心和支持。学校有坚持30多年举办“五四”教学评比的传统,为各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学习、展示的机会;学校形成了与文化对话,与书香同行的师道滋养系列活动,以教学研修,教育科研为支持的专业提升制度,以个人规划、点对点式的个人成长支持系列,让学校在整体做强队伍的同时,不断培养优秀教师团队。通过参加教学竞赛活动,一大批学科素养高、教学能力强、深受学生喜欢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代表学校参与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竞赛。

近年来,在上海市教育工会持续推动下,上海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围绕和服务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以爱岗敬业为引导,以“青春在讲台”为主题,以加强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为重点,持续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教育情怀、有仁爱之心和扎实学识潜力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教学竞赛活动不仅得到广大青年教师、专家名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好评,而且在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辐射力、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特等奖青年教师还能申报“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爱岗敬业教学比赛,在弘扬先进人物的同时,举全力培养教育界未来的领军人物,精准主抓课堂教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单元的设计要求很高。这让更多的教师能在课堂教育的环节中深耕课堂,上好课,在青年教师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响。对于我来说,通过推选教师参赛和观摩大赛过程,我也可以回过头来“对一对表”,看看我们基层的青年教师还可以做什么,还需要补什么,还能够抓什么。

从2012年起,上实小成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从此实小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立足本校、联动区域的2.0时代。学校形成了用文化滋养职业认同,用实践提高专业能力,用榜样引领自觉专业成长,用绩效考核与评价激励保障整体发展的,集制度、活动等于一体的有效方法。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以爱心为核心,专业为重点,学术为亮点”的师德建设,历经了20多年的坚持,形成了“今天,我们如何走进课堂”“与文同行”等五大经典品牌活动,引导教师与文化对话,与名师为伴,唤醒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学校教师发展成绩倍受关注,历年培养了高级职称教师32人(其中正高级1人),3名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培养输送校级干部(教研员)11 人,15名教师进入上海市双名工程培养或名师基地,30多位教师在区级以上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奖,获“2019年上海市教师发展专业优秀学校”称号。

我愿在传道育人中做好老校的接力者,教育事业的接力者,以理想为目标,以责任为情怀,以感恩为内驱,在敬业勤勉中成长,在不断超越中发展。

文字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提供

采访整理:魏黎

编辑:刘安憬    陈晓丹   颜惠芳

本文照片由余颖恺摄影及杨荣本人提供

上观号作者:教师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