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黄浦区西凌家宅路街道设计——2019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获奖作品回顾

亲爱的小伙伴们

正值2020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举办之际

请让小编带您回顾上届挑战赛的优秀作品

温故知新 再接再厉

本篇,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黄浦区西凌家宅路

01.设计范围在哪里?

图:设计范围示意图

竞赛基地位于黄浦区半淞园社区,本次设计范围为西凌家宅路全路段,西至制造局路、东至西藏南路,总长约320米,路幅宽度约12米;有一处小型绿地空间,位于西凌家宅路北侧,面积约为800平方米。

02.主要关注点有哪些?

关注点1:街道空间品质提升和活力塑造。关注各类人群在街道空间中的使用和活动体验,形成西凌家宅路公共空间设计方案。开展街道及小型绿地设计、非机动车停车组织、街道风貌设计和管控。

关注点2:生活型街道城市家具的选取和设置。提出城市家具的选取和空间设置方案,对家具的类型、风格设定、空间设置和布点等方面提出要求。

关注点3:智慧街道规划。在现阶段技术可行的基础上,探索智慧街道的设计方法,关注智慧家具和智慧管理。

重新熟悉过黄浦区西凌家宅路的项目背景和任务挑战后,让小编给大家呈上优秀作品赏析……

03.优秀作品赏析

时间·空间·幸福——数据支持下的潮汐街道

(一等奖获奖作品)

团队成员:余林嘉妮、秦宇洁、金旭涛、黄镕、韩赟、叶宇(指导老师)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

方案以“数据支持设计”的方法,导出契合使用者需求的设计决策。

(1)分时使用:通过对全天街道流量的统计将其划分为不同属性的时间段。对此提出街道分时使用的策略:繁忙时段是以通勤为主的高效街道,提高流通性;空闲时段是以休闲为主的幸福街道,提高停留性。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和升降桩、升降外摆实现不同时段对街道空间的限定。

(2)类型化分析:根据界面不同对街道空间进行类型化分析,运用界面打通、功能优化、立面改造、景观提升等手法针对每种类型的现状痛点进行全方位设计改造。

(3)智慧管理:搭建幸福街道智慧平台,对街道进行交通监测、智能家具控制、环境调试、信息管理,为使用者提供更高品质的街道活动空间,为管理者与设计者提供科学的修正依据。

沪中乌邦,黄发垂髫

(智慧赋能视角下的家宅路适老性生活型街道设计探索)

(二等奖获奖作品)

团队成员:刘合林(指导老师)、郑天铭、刘雨柔、程飞、陈丹、张旻薇、李旻昊、余雨田、宗邱昊、窦逗、甘伟、尚磊、白舸、周钰、巫溢涵

设计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智慧规划与设计团队

新时期街道设计需要基于主要活动人群的属性特征和真实需求,营建饱含温度和智慧的街道空间,进而精炼城市品质。因此,方案首先基于家宅路高老龄化特征,利用gis技术、机器学习和量化指标,结合访谈图谱和数据分析,从街道区位、城市色彩、街道活力、街道生态、基本设施和人群时空注记等方面确定适老性设计目标。其次,借鉴既有研究从“中庸”之辩提炼出城市民生、绿色自然和社会文化三种设计导向,以人居环境科学中构建复杂系统的方法论,从街道空间设计、街道家具设计和智慧街道管理三方面重组织家宅路空间系统。最后,本土化国际相似规划案例,植入多种室外街道活动满足老年人生活诉求,营造沪中乌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智慧田园风光。

心动十二时辰

(二等奖获奖作品)

团队成员:陈泳、刘勇、刘扬、刘浔风、陈嘉豪、李琳、陈志强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九城都市

方案通过网络大数据、现场实测精数据及相关分析软件研究,发现社区建成度高、小户型家庭多、空间资源有限,街道在高密度不富裕的旧小区中具有重要的生活基础设施价值,如何提供更多共享且实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日常的休憩与交流场所是更新设计的核心问题。

主要策略:

(1)挖掘街道闲置空间,植入移动可变式智慧设施,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2)构建智能引导服务设施带,促进街道南北协同发展;

(3)实施车道瘦身与交通安宁措施,营造人性化的慢行驻留场所与街道起居室;

(4)社区夜间活力焕新,增加居民文化观演与休闲娱乐设施,打造创业型夜市,培育社区自主生长活力。

生活的色彩

(三等奖获奖作品)

团队成员:王英哲、吕丽兰、江山、单悦聪、周霞、周勇、李峰源、赵一凡、陈少伟、丁文鹏

设计单位:dc国际(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方案紧扣社区邻里生活,以“生活的色彩”为设计概念,激发多姿多彩的社区邻里生活。设计坚持步行优先,引入共享街道的理念,形成一条适宜步行(walkable)的社区街道;挖掘和重塑多样化的小型广场、口袋公园、屋顶花园、骑楼和街边休憩等品质公共空间;提升街道的功能业态的社区公共服务属性;结合色彩心理学作用原理,提升街道整体风貌;从而营造社区丰富的公共生活,促进社区居民的交往,推动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激发老城社区的活力新生。

慢游回家的路——城市社区型街道空间的重塑与更新

(三等奖获奖作品)

团队成员:张霖霏、遇明歌、鲍艾艾

设计单位:上海歆卉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方案从交通,商业类型,社区需求等方面对街道进行深入研究,将市民的一日生活场景融入街道空间中,针对现有不同商业类型,合理划分出多个主题空间及绿地空间;减少场地高差,引入引导性铺装,增加横向可达性;应对人车矛盾,缩减车道宽度,利用合理性转折降低车速,增加专属自行车道,打造醒目的专属停车区域;方案将灯光,智能化设备结合于街道家具中,增设一键呼救功能,形成极具特色的街道家具;对骑楼进行光影艺术优化,增加“街道眼”保障街道安全,打造特色的识别性以及温暖的社区归属感。方案设计从交通功能梳理到公共空间打造;从建筑立面优化到街道家具设计;从社区识别度提升到归属感营造,将一条温暖人心的回家之路重现于社区。

温新街道——一部社区与商街交织的剧本

(三等奖获奖作品)

团队成员:罗海师、张沁、金燕、安忠国

设计单位:真小实规划实践事务所+chao studio

方案设计目标在于链接社区居民、商户经营者、城市管理者、街道温度传递者(外卖、快递、送餐小哥等),为他们创造一条安全、舒适、有趣的社区商街。方案认为底层商业是社区街道的灵魂,动态的、活生生的业态每天都在展现着街道的吸引力,通过对社区业态的分类分析,以动态设计为理念,通过可移动、模块化的手法,设计出可随业态变化的街道家具,支持社区商业的迭代。此外街道上的各种设施装置,共同组成了街道家当,包括管理之杆、自发家具、交通工具等,在设计上通过智慧技术,以智慧合杆、智慧家具将杂乱的街道装置统一化和美观化。通过智慧管理,科学划分固定或灵活非机动车位,形成一套赋予温馨的大数据——“街道整理术”,以便推广到其他街区。

以上就是我们对2019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黄浦区半淞园社区西凌家宅路街道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项目的精彩内容回顾。欣赏完这些优秀作品,大家是不是灵感满满、心潮澎湃了呢?请赶紧开始你的设计挑战之旅吧!

“创新 开放 共享”

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

致力于搭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公众参与的规划众筹平台

来源:市规划院·众创众规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