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荣,为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提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从毕业于一师的老师们口中得知,于漪校长一身正气,随后有幸通过袁瑢老师走近于漪老师。初次拜访时,于老师亲切地向我讲述她和袁老师的相处往事,谈话间隙还一定要我吃水果点心。她亲切慈祥,一如邻家奶奶。
杨荣看望于漪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策划拍摄《大师》系列纪录片之际,为了拍好袁瑢老师的专辑,我鼓起勇气向正在病中的于老师询问,能否请她出镜,没想到她一口应允。档期紧张,上门拍摄之日,于老师腰部旧疾尚未好转,她加大药量,系上护腰带,精神抖擞地面对镜头。看着她,我内心的敬仰之情不由升腾起来,迸发出强烈的追随她脚步的愿望。
从那之后,只要是于老师的信息我总是时时关心,只要于老师的报告我总是场场关注,只要是于老师的专著文章我都尽量阅读。在第36个教师节前夕,我有幸参加“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董少校著的《红烛于漪》一书。这是第一本全面反映于老师为师为学总体面貌的传记文学专著,为学习、研究于漪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
传记文学具有定格历史、启迪人生、引导社会的功能。《红烛于漪》作者具有深厚新闻工作专业学养,以时间轨迹为经,以反映名师人格力量的关键事件为纬,细编密织,纵横延展,把于老师的生命成长置于时代沧桑巨变背景下,体现大师家国情怀,阐明了名师的精神底色“一切为了民族”。作者把于老师专业成长置于师爱超越亲子之爱的前提下,聚焦师者仁心,诠释了她“为了对祖国下一代负责”的职业精神。作者把于老师的使命担当置于“生命与使命同行”的节奏之中,再现她“一生秉烛为教育”的奉献情怀。
全书以“红烛”为眼,取自于老师最喜爱的文学作品《红烛》。诗中说道,“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意喻教师职业燃烧自已、点亮学生的特点,折射了文学的巨大表现力与深远影响力。我领悟到,当时已是耄耋高龄的于老师,之所以通过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全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的深层动因。在中国人民众志团结一致开启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历史时刻,《红烛于漪》的出版彰显出特别的意义。
《红烛于漪》
董少校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红烛于漪》是一部教育专业领域的教科书,全书呈现一名教师从普通走向卓越的历程,可谓中国教师的成长范本。于老师曾教了一段时间的历史,因为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改教语文,此后她用一生在寻找语教学之门。所谓“门”即入口,“教然后知困”,迷茫之后的豁然开朗,就是“柳岸花明又一村”,“知困然后自强也”,就是潜心钻研不断超越。于老师在前行路上不时自问:“你入门了没有?”即使登堂入室,还在追问“‘堂’在哪里”、“‘室’在哪里”,勤勉耕耘在语文教学的田野上,不懈的求索只为对得起学生,只为在教学中达到“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这就是中国教师的境界,是卓越教师的专业目标,也是有志成为优秀教师的后来者可以重走的成长之路。
《红烛于漪》是一部励志读本,全书流淌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情,包含着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深刻地体现了爱国主义。于老师生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新中国,融入伟大祖国走进新时代的号角之中,见证中国的发展,演绎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觉担当,绽放了人民国家人民建的赤子之情。伟大时代需要英雄。英雄,是他人眼中的高峰,是自已眼里的劳动者。书中引用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金句,警醒着红尘中忙碌穿行、猎取功利的人们,不忘初心,只为“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宁静方能致远,忠诚方显格高,这应该是人的真面貌、真性情。于老师为中国教育一生上下求索,铸就了纯粹而高尚的英雄姿态。
《红烛于漪》又是一部为教育行业画像的佳作。教育的美好在于开启智慧,点亮人生,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书中以“师爱超越亲子之爱”、“珍爱学生因材施教”等丰富事例,向社会树起了师者形象。在书的尾声中,作者更是通过于漪的奋进历程揭示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小小讲台,柔弱双肩挑学生的现在和国家的未来;中国教育不论是理念还是实践,不能以西方马首是瞻,必须有中国的教育自信和本土教育话语体系……于老师作为中国教师的杰出代表,自信地告诉社会,教育工作者当恪尽职守为国育才,在落实“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战略中无愧国家重托。
这部传记锁定了在茫茫的教师人海中最卓越最年长的一位,跟踪在改革攀登的队伍中最勇敢最执着的一位,聚焦浩瀚星辰中最温暖最灿烂那一颗。于漪老师把生命融入使命,生命因顽强而勃发;于漪老师把信念融入事业,事业因奉献而荣耀。于漪老师甘为红烛,持续燃烧,蓦然回首间,已成就教育天地一片光明。
《红烛于漪》是一曲献给于漪老师的歌,是指引后来者的光,是贯通天地的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因为追随高尚,你也因此高尚;因为追随人民教育家,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将不断涌现,学生更有获得感,民族更有希望!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