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无数绚丽的灯光
便会从大街小巷中亮起
为匆匆的行人点亮回家的路
不过,在生活拮据的年代
人们是没有这么好的照明条件的
闵行老一辈人的少年时代
是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灯具
度过漫漫黑夜的
今天,就让小编为你讲讲灯具的演变吧~
那时最普遍使用的是油盏灯。粗制滥造的陶质灯檠上放一个上过釉的棕色小盆,盆内盛着浅浅的菜油,放上几茎灯草,点上火便是一盏灯。有的家庭要省油,便只燃一根灯草,若要明亮些,就同时燃两三根灯草。灯草须常常从油中挑出来一点,才能保持亮度。
关于做芯子的灯草,其实还有些趣味在里面。有时,灯草上沾了杂质,就会忽然爆亮,便是民间故事中常说的“灯花”,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吉兆。
大约在上海解放前后,家家户户都改用起煤油灯来。简单的煤油灯叫“出蓬火”,不加玻璃罩,一根火苗烟熏火燎地,满屋子都是煤油味。在这种“出蓬火”下做功课,一不留神,常被烧焦头发或眉毛。时间长了,鼻孔都被熏黑了。于是有小孩子念书的人家又改用有玻璃罩的煤油灯,俗称 “料泡火”。
“料泡火”明亮不冒烟,还可随时旋动灯芯调节亮度,比“出蓬火”要好上许多,但灯罩部分需要每天用布条擦拭。先向玻璃罩内呵一口气,待玻璃蒙上一层雾,乘潮湿赶紧擦。大人的手大,伸不进去,于是擦灯罩常常让小孩子做,小孩的手指短,中间擦不到,便用一根筷子卷着布条擦。
“料泡火”还有一个极妙的用处,可以用来在蚊帐里捉蚊子。把上端的口子悄悄移近蚊子,蚊子被烫便毫无招架地跌落进料泡口。如果跌进去的是苍蝇,便嗡嗡地乱叫乱跳,直至挣扎不动。在蚊虫盛行的夏夜,这是每户人家临睡前必做的“功课”。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小镇上开起“发电厂”,给蓄电池充电。于是许多家庭买了电瓶,等电珠发红时,就送到“发电厂”交一角钱,充一天电。傍晚时分,人们纷纷到“发电厂”拎回一只电瓶,也是小镇的一种奇特景观。
若赶上开会或是家中操办大事,人们便用“汽油灯”来照亮。其实这也是煤油灯的一种,不过它的亮度已经接近电灯了。当时唱“小热昏”卖梨膏糖的江湖艺人晚间开场,用的便是这种灯,附近居民就在明亮的“汽油灯”下津津有味地听着《顾鼎臣》等钹子书。
大约在60年代前后,又出现了“沼气灯”。那时的人们生活并不富裕,用不起橡皮管,便把打通了节的芦苇秆连接成气管使用,也算是一个“奇迹”。后来有大批城里干部下乡,又把“电石灯”(又名“乙炔灯”)带到乡下。“电石灯”有一个造型奇特的灯芯,像是泥做成的,上面布满小孔。在灯肚里扔一把电石,加进水便可点燃。
1958年,七宝镇居民家中亮起电灯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乡镇才普及电灯,人们自此才真正告别那些奇奇怪怪的灯具。不过那些与灯具为伴的晚间时光,却并未随之淡去,时而忆起,仍有怀念。
来源:白相到闵行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