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丨《惩毖录》:以史为鉴,珍藏读本

“呜呼,壬辰之祸惨矣。”距今约四百二十年前,朝鲜王国原任领议政柳成龙罢官归隐,在家乡河回村的书斋中撰写回忆录,记录自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以降,长达七年的残酷战乱。“诗曰:予其惩而毖后患。此《惩毖录》所以作也。”《惩毖录》是有关壬辰战争最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长期受到历史研究者的重视,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塑造了大众的历史记忆。

♬..♩~ ♫. ♪

《惩毖录》(外一种)

【朝鲜】柳成龙等 著

郑诚 整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

1592年至1598年间,丰臣秀吉发动战争,两度大规模派遣日本军队渡海侵略朝鲜。战争初期,日军势如破竹,朝鲜三都失守,八方瓦解,人民涂炭,国家危亡。明朝出兵驰援,超过十万将士先后东征,协助朝鲜王国,合力抗敌,最终取得胜利。这场惨烈的国际战争,传统上朝鲜半岛谓之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明代称东征或朝鲜之役。近年中国史学界多称之为壬辰战争或万历朝鲜战争。壬辰战争对东亚历史影响深远,也塑造了多样的历史记忆。

本书收录有关16世纪末壬辰战争的两种重要文献《惩毖录》与《唐将书帖》,均为国内首次点校整理出版,各冠整理说明、新编目录,书末合编人名索引,是为《壬辰战争史料丛书》第一辑。

《惩毖录》是柳成龙(1542—1607)的名著。柳成龙为壬辰战争时期朝鲜中枢人物,拔擢李舜臣,扈从宣祖西迁,负责与明朝将领交涉,创设训练都监,擘画军政事宜。战后柳成龙编纂《惩毖录》,追忆战乱始末,旨在以史为鉴,惩前毖后,也有表曝内情,为自身辩白之意。全书可分战争纪事与战时文书两部分。纪事部分多据亲身见闻,可作壬辰战争简史观。17世纪至19世纪,《惩毖录》至少五次刊印,流传甚广,成为众多历史著作、文学作品记述壬辰战争的重要史源。目前该书已有多种韩文、日文译本,以及一种英译本。今选取《惩毖录》刻本纪事部分(首二卷及“录后杂记”),与传世稿本残卷(韩国国宝第132号)逐段对照录文;稿本自身涂抹删改之处并加标识,尽量呈现多层次的本文信息。整理说明主要讨论《惩毖录》的版本问题。附录两种:柳成龙杂著选、《惩毖录》历代题跋书录。

《唐将书帖》系手札册叶,汇集明方援朝将领王必廸、骆尚志等人致柳成龙书启43通,尺幅淋漓,可与《惩毖录》相表里。兹据手札影印本整理录文,后附《唐将诗画帖》(李如松赠柳成龙诗扇)书影,以及正祖李祘、领中枢府事蔡济恭题辞。

庆尚北道安东市河回村芙蓉台

《惩毖录》原稿残本(又称《草本惩毖录》)与《唐将书帖》册页原件,目前保存在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的韩国国学振兴院。柳成龙的家乡安东市河回村,是韩国著名的历史村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花川环抱,风景秀美。柳成龙写作《惩毖录》的书斋“玉渊精舍”,高居芙蓉台崖壁之上,与河回村隔水相望。携《惩毖录》,登临览胜,三千里江山,四百年往事在焉,得无慨乎?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