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传播于漪老师教育思想、展现于漪老师光辉的教育历程、开展师资教育培训……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于9月5日在杨浦高级中学举行。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出席并讲话。于漪老师亲临现场见证揭牌仪式,向见习教师赠书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
于漪老师的发言
衷心感谢各界对我这位老教师的厚爱,成立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几十年来,党和国家教育我培养我引领我,爱党敬业,教书育人,报效祖国,真是恩重如山。
回顾往昔,我自己只是坚守了一名新中国教师的本分,自己的贡献甚少甚微,名实不相符。当时工作的时候,我以为自己竭尽全力,但是今天来衡量,由于自己的水平所限、专业能力不强,就那么一点本领,经常发生捉襟见肘之事,遗恨颇多,回顾往昔,总觉得对当年教过的学生,深感内疚。
我个人力量是微小的,而祖国教育事业需要千千万万的优秀教师。新中国的教育,从体量而言,从发展的规模速度而言,从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高远目标而言,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因此需要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优秀教师,胸怀壮志、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谱写我们新时代教育的新篇章。
我自己是求贤若渴,引用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作为老教师,对年轻的优秀者、杰出者,我心怀感激并有着无尽思念和崇拜。
而今天不仅仅是求贤,我们还要造就人才。我绵绵不断思考,日夜期盼,中青年教师也要抓住时代机遇、倾心醉心教育事业,自觉成长、快快成长,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仁人、贤人、智者,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创造新的辉煌,恩泽莘莘学子。
感谢各界领导对我这名草根教师的厚爱,这个平台对我的研究只是影子和原点,搭建这个平台是为了给广大教师提供能够交流思想、传播育人经验,我们要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共同研究新中国教师成长规律,并复制于世界,让我们的基础教育队伍不断涌现大量、卓越的老师,才不愧对于伟大的时代。
人要有点气象,教育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学生的质量,从事教育的人就必须要有点气象。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教师要有点气象,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情怀博大,躬身践行,我们心中经常有天地之气回旋,伟大复兴之气经常在胸中生成,人就会高大起来,脊梁骨就会硬起来。当我们的老师身上正气凛然,德才全面提高,学生就能终身受益。我们培养的人的质量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战略财富。
我的从教准则是,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要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奋勇前进,愿与老师们共勉。
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共杨浦区委、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建设。研究中心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入研究于漪教育思想,发挥于漪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在传播新时代教育思想和培养教育新时代教师队伍方面作出探索与努力。
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将在杨浦高级中学落成。在学校主入口左侧沿四平路的两栋老建筑位置上,新建一栋占地面积约8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00平方米的五层建筑作为“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分为于漪教育思想展示馆、于漪教育思想研究基地、于漪教育思想培训基地三个功能区。
建成后的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主要具备研究、展示、培训三方面功能:
一是研究传播于漪老师教育思想,不断丰富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二是展现于漪老师光辉的教育历程,和她“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高贵品质、所取得的教育成果。
三是开展师资教育培训,服务全市乃至全国的教师队伍建设,将中心打造成为新时代教师培养的高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教育部教师司司长任友群、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为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揭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杨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签署合作共建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协议。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于漪老师与时俱进,一辈子奋斗和实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实践“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学科教改的先行者、素质教育的坚守者、青年教师思想的引领者、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泰斗。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在揭牌仪式上指出,建设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打造民生幸福标杆,让上海市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重要举措。运用好于漪教育思想研究成果,培育出更多的“于漪式”老师,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研究中心,做好火种、做好核心、做好样板,把研究中心真正建设成为扎根杨浦、面向上海、辐射全国的高水平教师发展研究、培养基地,打造成为传播新时代教育思想和教师教育培养的新高地。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指出,要深入研究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弘扬高尚师德,全面提振新时代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充分发挥研究中心的研究、培训及展示功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要扩大研究中心的影响力,广泛辐射带动,全力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将加强对研究中心的总体指导,引导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在讲话中表示,成立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是全面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将继续关心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其成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视野下,研究新中国教师成长规律、传播新时代教育思想和培育新时代教师的示范性基地。
揭牌仪式上,于漪老师向见习教师赠书。接过于漪老师亲手赠送的书籍,杨浦高级中学见习思政教师朱诗妤异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与于漪老师接触,她铿锵有力的讲话让我听得激情澎湃,我能真切感受到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于漪老师一直是我的榜样,从上大学开始,于漪老师那句‘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就是我的座右铭。我也将努力向她靠拢,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语文教师倪瑾谊说:“于漪老师今天说的‘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一次在现场听到于漪老师的讲话,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还是非常感慨,之前也有机会在上海市于漪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聆听于漪老师的指导和上课点评,对我个人专业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深刻感受到德智融合在语言教育教学方面需要深入学习。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现场见证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的成立,也希望以后能够走进这个中心,与更多的语文老师一起学习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多的帮助。”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兰保民长期跟随于漪从事现代教师学研究、语文课程“德智融合”实践研讨、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他说:“今天能够聆听这位92岁的长者的讲话非常感动,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的成立会成为语文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思想的学习基地,对教师专业成长发挥非常大的专业作用。”
去年9月,荣誉等身的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亲自为她颁奖。这位“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始终用生命在实践的人民教师;这位言有物、行有格,永远不停止前进脚步的耄耋老人,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师者的魅力。
为学习于漪同志思想,弘扬于漪教育精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杂志去年精心编辑出版了“人民教育家”于漪特刊。同时,“第一教育”app推出了“于漪老师学习专区”、 h5版的“于漪老师十大金句”以及于漪老师宣传微视频等,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全媒体阅读,全方位了解这位“人民教育家”的风采风貌。(摄影 郑逸洁)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