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苏州木渎的世家公子,也是谦恭儒雅的昆虫学者。
他一心强农报国,献身农教事业;也满腹柔情,恋恋娇妻稚女。
他短暂一生风华,木渎深,燕溪清,蜀江阔。
——他就是近代农教先驱严家显
农教先驱严家显
1906年,严家显出生在苏州木渎,他的家族在当地有赫赫声望,祖父严国鑫是当时上海金融巨子之一,父亲严良灿是木渎首富。他可谓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从小生活无忧,却一心向学,一路从桃坞中学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燕京大学,最后又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1937年夏,严家显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昆虫学博士学位,校方极力挽留。此时正值“七七事变”爆发,国难当头,严家显毅然回国,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昆虫学家之一。
归国后的严家显,先是在武汉大学任教,后来又到广西大学。1940年,经时任福建省财政厅长的堂兄严家淦牵线搭桥,他前往福建永安黄历,在燕溪之畔创建了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前身)。
1944年,严家显改任复旦大学农学院院长,携全家溯蜀江西去,到当时的陪都重庆任职,抗战胜利后随学校迁回上海。解放后又参与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1946年,严家显、王祖寿夫妇
在复旦大学庐山村别墅区的家门口
1952年,严家显在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之际,不幸因病逝世。他为教育沥尽一生心血,培养了众多农业科技人才,为新中国的农业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严家显手绘的昆虫标本
他去世后,夫人王祖寿一力将五个女儿养育成材,并继承乃夫遗址,为促进两岸“三通”做出重要贡献。严家显的三女儿严隽琪,曾任上海市副市长、民进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纵观严家显一生,就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从未以个人前途为追求,时刻以家国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传统士人风骨的遗存,令人景仰。回归到严家显个人,他亦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尽管不畏风涛,勇立潮头,但终归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是昆虫学者、教育家、爱国者,也是人子、丈夫和父亲。在这些身份下,严家显是合格的,他短暂的一生从未虚度。
好书推荐
《一片初心能对月——农教先驱严家显》
作者:钟兆云
定价:88.00 元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严家显在当代并不知名,普通读者对他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在中国近现代的农业教育史上,严家显的地位举足轻重,要想完整了解中国农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怎么也绕不开严家显。为他作传,势所必然。严家显英年早逝,加上时代波动,关于他的资料留存至今的少之又少。如何将这样一个在历史群星中短暂闪耀过的人物再现出来,如何将他的人生徐徐铺展出来,是传记作家钟兆云的难题。他怀着敬意,历时三年,通过搜辑史料、走访人物、考察旧址不断寻迹追踪,挖掘严家显的家世、事业、生活等资料信息,加以梳理剔选,去粗取精,并通过合理的想象,勾勒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严家显,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本书作为传记文学,以资料翔实、叙述合理见长,同时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兼具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钟兆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创会会长,迄今已有四十多部专著、1800余万字作品在海内外问世。
翁晶晶,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沈冰山传》。
书摘
“严家显不仅是优秀的昆虫学家、杰出的教育家、纯真的爱国者、大地田园的调查者、风声雨声读书声的聆听者,还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心肠慈悲之人、精神旷达之辈,也是工作上的好同事,生活中的好丈夫好父亲他的一生虽然略为短暂,挑起的却是有些人几辈子也无从承受的担子。他在教育、农学、医学昆虫、农业病虫害、生物等领域都有研究,是中国早期著名的科学家。这已然够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厚度与宽度,而非段段分明的长度。
少年时,严家显被中国的现实触动了心弦,加之受“志当存高远”“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一类的圣贤教诲,从而萌生过像鲁迅医学救国的想法,希冀以此减少病人、家庭和国家的痛苦。在此过程中,他又吃惊地发现,中国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农业大国,还因循着一种高投入低产出、近乎原始落后的农耕劳作方式。农业大国的农业,被西方世界甩出了好几条街!血气方刚的他一经比较,那份屈辱便时刻刺痛着他的心。他遂决心结合自己对农业昆虫的兴趣爱好以及医学救国的想法,选择医学昆虫方向的专业,一路攻读到博士。
严家显随“留学风”远渡重洋到美国读昆虫学博士,学成后又毫不迟疑,万里迢迢地奔回祖国。对于选专业,他有过一波三折。本科阶段,他在就读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昆虫系之前,曾于苏州东吴大学法律系有过短暂的学习。那时他单纯地相信读书人可以凭自己的嘴与手中的笔,与封建势力、与西方侵略者摆事实讲道理。然而,面对这个半封建社会冥顽不化的思想、半殖民地毫不讲理的野蛮与血腥暴行,对簿公堂也只能是一顿输。口舌与笔杆,在强权和强盗面前,能有多大实用呢? ”
行了万里路,读了万卷书,知识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严家显的思维与眼界更加开阔了。他认为若要把所思所学传授给国人,教育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教育可以兴邦。他坚信只要教育不亡,国家就有救!
(摘自《一片初心能对月——农教先驱严家显》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来源: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