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几位一大代表回忆中所说,陈独秀和李大钊未能出席一大的原因,都是职务所在,公务繁忙,无法脱身。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南陈北李”都没有参加一大,但这无损于他们作为中共主要创始人的卓越贡献。
在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日子里,有一个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和李大钊,究竟为什么没有出席党的成立大会?
1921年7月23日晚8时,在上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现兴业路76号),一栋典型的两层石库门楼房的楼下客厅里,13名神态庄重的与会者开始举行秘密会议。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个人是全国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还有两位高鼻梁的共产国际代表,一位是马林、另外一位是尼克尔斯基。
使大家感到遗憾的是,与会者当中缺少了两位应该到场的主角——陈独秀和李大钊。由于年代久远、相关档案资料极其缺乏等诸多原因,这个问题也成为了一个悬案。
陈独秀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过后,陈独秀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和组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1920年11月初,陈独秀受陈炯明的邀请,到广东政府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全省教育工作。12月29日,陈独秀到达广州,受到各方面欢迎。
中共一大会址 (资料图片)
1936年,出席“一大会议”的代表陈潭秋在《回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章中说:“陈独秀未出席第一次代表大会。那时他在陈炯明的政府下做广东的教育厅长。”这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关于陈独秀没出席中共成立大会原因的说法。包惠僧回忆参加中共一大时的情况说:“有一天,陈独秀召集我们在谭植棠家开会,说接到上海李汉俊的来信,信上说第三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派了两个代表到上海,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会,要陈独秀回上海,请广州支部派两个人出席会议,还寄来二百元路费。陈独秀说第一他不能去,至少现在不能去,因为他兼大学预科校长,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他一走款子就不好办了。第二可以派陈公博和包惠僧两个人去出席会议,陈公博是办报的,又是宣传员养成所所长,知道的事情多,报纸编辑工作可由谭植棠代理。包惠僧是湖北党组织的人,开完会后就可以回去。其他几个人都忙,离不开。”
陈独秀虽然没有参会,但他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策的四点书面意见,委托陈公博带到大会,要求在讨论党纲党章时予以注意。考虑到党员数量少及地方组织尚不健全,中共一大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临时领导机构。在陈独秀缺席的情况下,大会选举他担任中央局书记。
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更加积极投身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北京发起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了社会主义研究会;指导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李大钊除了担任理论研究和宣传,以及多种社会工作外,还有繁重的教学、校务工作。1918年1月,李大钊正式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1920年10月14日,他第一次被选入“商决校政最高机关”的北京大学评议会,并且在其后连续数年一直担任这项职务。此外,1919年12月,他被校长指任为学生自治委员;1922年12月他辞去图书馆主任一职后不久,就兼任了校长室秘书;10个月后,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学生事业委员会委员长。这一期间,他在积极筹备“少年中国学会”会议的同时,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作为“北京八所专门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代表,参与领导了向北洋军阀政府讨薪与争取教育经费的斗争。1921年6月3日,李大钊同北京国立八所高校师生代表,为教育经费到教育部请愿,遭军警毒打受伤,致使他未能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虽然没有出席党的一大,但是他却在领导群众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中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这样,北京早期党组织就开会推举了张国焘、刘仁静出席一大。刘仁静说:“李大钊先生当时没有参加一大,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估计一方面是他工作忙;另一方面,当时我们北京小组开会研究谁去上海出席一大时,也没有推选到他。”
张国焘是这样回忆的:上海、北京和广州各地同志们互相函商的结果,决定于六月中旬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这个决定,北京支部应派两个代表出席大会。各地同志都盼望李大钊先生能亲自出席;但他因为正值北大学年终结期间,校务纷繁,不能抽身前往。结果便由我和刘仁静代表北京支部出席大会。
从几位一大代表回忆中所说,陈独秀和李大钊未能出席一大的原因,都是职务所在,公务繁忙,无法脱身。
遗憾的是,我们始终没有发现两位当事人本人对此事的解释。所有旁人的推断,也许都是想当然。对于今天的人来讲,更无从知晓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时没人会想到,一个在全国仅有50多名成员的小党,在一个不起眼的石库门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仅仅用了28年的时间,就昂首挺胸走上了天安门,解救中国人民于危难之中,建立了人民政权。现在,更成长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南陈北李”都没有参加一大,但这无损于他们作为中共主要创始人的卓越贡献。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的窑洞里,与来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我去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在它的组织里,起领导作用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两人都是最卓越的中国知识界领袖。我在李大钊手下当国立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方面,陈独秀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第二次去上海,曾与陈独秀探讨了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亲聆他谈自己的信仰,他的话深深地影响了我。
文:方 志(稿件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观号作者:政协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