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医生服,走进手术室,操作腹腔镜,与外科零距离接触……最近,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的一群中学生在一场医学活动中拥有了这番难得的体验。为了从社区发掘对医学有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切身感受医疗工作,半淞园路街道携手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在仁济医院东院举办了这场“走进外科”青少年医学半日营活动,作为半淞园健康促进“医志”联盟的首场活动。
走进外科
“零距离”接触外科,
医生的孩子也是第一次
8月24日下午,一群来自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的中学生走进仁济医院东院实训大楼,14岁的曾一谦也在其中。听完该院胃肠外科卞正乾医生讲述的外科发展史和从医心得之后,学生们换上医生手术服,在卞医生的带领下参观了手术室。手术器械、操作台、无影灯、麻醉台……
看到这些外科专业设备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曾一谦还是有些激动。随后,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微创腹腔镜器械的使用和缝合打结技巧,进行了腹腔镜模拟箱标本操作训练。
对于医院,曾一谦并不陌生,因为她的爸爸就是一名医生。然而,爸爸的工作岗位在内科,与外科的工作差别较大。这次医学半日营给了她机会,第一次与外科“零距离”接触。初次体验微创手术操作,曾一谦心情激动:“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真的很不容易,即便是一个基本的手术步骤,也要经过无数次训练才能很好地完成。”
在学子们眼中,医生这个职业意味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意味着尽己所能为患者提供帮助,救死扶伤,赢得社会的尊重。曾一谦坦言,爸爸的同事中有不少外科医生,他们的辛苦异于常人。“平时小手术接连不断,遇到大手术甚至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当自己真正穿上手术服,模拟外科医生的操作,她才体会到这个职业真实的分量。
成为医生,是这位即将升读初二的女生对未来的规划。学医辛苦、外科手术存在风险、诊治过程中可能遇到困境……这些难题,曾一谦都认真考虑过。“我觉得无论哪一行,只要想把它做好,都需要艰辛的付出和持久的训练。任何职业的发展都会遇到问题,需要自己面对和解决。我相信,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医学上的难题一定能找到新的解决方式。”
“走进外科”青少年医学半日营活动
联合辖区医疗卫生资源,
成立“医志”联盟
“走进外科”青少年医学半日营活动是半淞园路街道正在筹备成立的半淞园健康促进“医志”联盟的首场活动,目的在于引领对医学有兴趣的学生体验外科的温度,让他们领会外科治疗的过程不仅是机体组织的破坏和重建,也同样闪烁着善意、关怀、温暖的人性光辉。
半淞园路街道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众多。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抓住抗击疫情过程中公众普遍关注健康信息、重视学习健康知识的契机,以区域化党建平台为联系纽带,联合辖区医疗卫生单位,成立半淞园健康促进“医志”联盟。联盟成员包括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黄浦区卫健委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辖区三、二、一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半淞园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街道科普协会等健康类专业社会组织。本次活动的承办方、社会组织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也是联盟的成员。
半淞园健康促进“医志”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满足社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街道将力争把联盟建成医疗卫生工作者践行医者初心的社区实践平台。“医志”二字既包含“医疗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又彰显了“医者之志”。
“走进外科”青少年医学半日营活动
健康讲堂、科普市集、
医院开放日等你来
8月24日举办的医学半日营,只是联盟活动的一个开始。联盟将继续致力于给街道的青少年们提供一些面对面医学科普的机会。半日营上,卞医生说出了“做医生最高级的幸福”:“你照顾了有些人几天,那些人记住了你一辈子。”相信这样类似的活动与医者榜样对于有志从医的学生们来说,会是莫大的激励。
根据计划,联盟成立后,还将推出健康大讲堂、健康科普市集、医院开放日及医疗体验日等活动。
其中,健康大讲堂将整合各成员单位的优质医疗资源,每月开展健康讲座,发布课程及配套的活动清单,普及宣传健康知识。在10月粉红丝带月、联合国糖尿病日等疾病防治主题宣传日,健康科普市集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广健康生活理念、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在医院开放日和医疗体验日,将组织社区居民零距离参观医疗服务空间、体验医疗服务流程,努力把就市民心中的“问号”变成“感叹号”,推进医患双方的相互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走进医学”青少年医学半日营活动
下一步,半淞园健康促进“医志”联盟将在汇集各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资源及特色服务品牌的基础上,面向社区居民、社区单位职工,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让医疗健康意识深入社区居民的心中。
happy children's day
来源 / 半淞园路街道
编辑 / 孙超慧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