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史” • 读建筑】在中国工人运动史、妇女运动史和教育史上都留下珍贵一页!这栋建筑不一般

为迎接建党百年,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记忆,深入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今天我们介绍平民女校旧址,快来阅读吧!(点击阅读原文,观看h5,解锁详细资料↓↓↓)

平民女校旧址

平民女校旧址位于老成都北路7弄42-44号。

区位图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创办了面向工厂女工、进步女青年为对象的平民女校,于1922年初在此建立,目的是培养妇女人才,开展妇女运动,校务主任李达,王会悟协助;对外用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学生有丁玲等30人左右,实行半工半读,一般都是上午上课、下午做工,设有成衣组、织袜组等。

石库门天井

教师有陈望道、邵力子、沈雁冰、沈泽民、柯庆施、李达;刘少奇、张太雷作过演讲。女校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有的仅十几岁,大的近三十岁,但他们和睦相处、亲如姐妹;平民女校从创办到1923年初停办,一直是传播革命思想、培养进步青年的场所,也是共产党在上海重要的活动据点之一;它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中国工人运动史、妇女运动史和教育史上都留下了珍贵的一页。

旧址展厅

该建筑为老式石库门建筑,被隐藏在一大片名为“辅德里”的石库门里弄之中;砖木结构,矩形门洞、石质门框、门套用红砖砌成牌坊式,两旁壁柱头有仿科林斯砖雕,窗楣上有扁圆券饰,灰砖清水墙面,小青瓦双坡屋顶,具有典型的上海早期石库门里弄住宅特征。

西南角

1984年6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