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城市建成区色彩规划与治理——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我国城镇化从增量主导向存量主导转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建成区开始进行城市色彩风貌控制和更新管控。由于城市建成区自身的复杂性,存量条件下的色彩控制在现状色彩分析、色彩控制分区、更新实施路径和管理文件表达等方面比城市新区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上海普陀区色彩规划和控制实践,探索城市建成区在色彩主题确定、色彩控制分区划分、色彩更新实施路径和管理机制建立、管理文件表达和实施过程管控等重要环节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与总结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建成区色彩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平衡、色彩管理的弹性与刚性平衡、色彩实施的效果控制以及跨部门合作协调等关键问题。

1

城市建成区色彩规划与控制的难点

近20年来,我国的城市建成区高速扩张、集中建设。建成区的色彩管理很大一部分工作在于帮助和指导城市建筑既有色彩的更新和优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1.1  现状色彩的分析、评价和诊断

城市现状色彩的分析、评估和诊断是城市建成区色彩规划和治理的基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智移云”等新技术为城市分析和诊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运用大数据和新技术对色彩现状进行大量识别和量化分析将大大提高色彩更新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1.2  色彩控制分区的划定

划定适宜的色彩控制分区、界面和节点是使大面积城区色彩管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保障。对城市新区而言,色彩管理分区主要基于区位条件、景观结构、板块功能、开发强度等进行划分,而城市建成区则还需要考虑色彩基础、权属关系以及各片区的更新时序等要素。

1.3  色彩更新的实施路径

城市建成区的色彩形象已经形成,规划的色彩目标无法通过大量新建项目的色彩选择来实现,各种改造、修补和提升的城市更新类工作是城市建成区实现色彩目标的重要途径。

1.4  色彩管理的文件表达

在增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色彩规划和管理要求传达的主要对象是新项目的开发主体,一般而言其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理解程度较深,并有相应的规划设计专业支撑。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开发单位、产权单位、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物业、施工单位等都可能是色彩管理要求的执行者。因此,对色彩管理要求的表达方式在具体性、详细性和可读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

普陀区色彩规划制定

2.1  地区概况

普陀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西北角,下辖8个街道和2个镇,地跨上海内环、中环和外环。区内主要建成区包括大面积工人新村、商品房住区、商务园区、产业园区以及多个高校、商业中心、城市公园绿地等,是典型的功能复合的高密度城市建成区。

地区现状色彩问题(色彩品质低、搭配不合理、地块间衔接不协调)

2.2  地区色彩主题

规划从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区气质和现状色彩基础3个维度进行分析,为地区色彩主题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的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沛,属于中等光亮城市,比较适合中高明度的色彩。普陀区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区内目前仍有较多产业园区和工人新村,同时又是上海现代智慧科技的创新高地,拥有长风生态商务区、桃浦智创城等高新产业园区,普陀区未来的核心功能将进一步向“科研创新、金融商务和生活居住”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的全球城市核心区之一。

规划对普陀区的现状色彩基础进行了深入调研。除了采用传统的现场观测、照片比较、仪器测色等方法外,还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方法。以普陀区所有街道3万多处网络地图街景数据为基础,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每一张街景地图进行场景切割,区分其中的建筑、环境、绿化和车辆等要素,并借助白平衡算法还原建筑的色彩数据。

街景影像矩阵及色彩提取

研究表明,普陀区现状色彩基础为中高明度的橙黄色调和蓝色调,其中长风生态商务区等办公、产业园区以蓝色调为主,居住社区则以橙黄色调为主。

色相

饱和度

基于街景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的普陀区现状色彩数据

基于上述3个维度的研究,规划确定普陀区的色彩以展示“温润”“大气”“沉稳”和“精致”为控制方向,以中高明度较低彩度的黄色(h=45)为主色调,并在其基础上增加蓝灰色系作为补充色调。

普陀区色彩主题定位

2.3  管控分区与重要节点界面

普陀区面积较大,不同片区差异性较大,为了因地制宜地制定更适合各片区的色彩管控方案,规划从风貌特色、用地功能、建设动态、展示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将整个普陀区划分为19个色彩管理分区,并对每个分区的色彩管控在色彩主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明度和彩度要求。

管控分区划分类型及管控要求

根据在城市风貌体系中的地位,划定8个重要色彩界面,并将19个分区划分为一般地区、严控地区和重点地区3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控。

普陀区色彩控制分区

3

普陀区色彩实施和管理实践

3.1  色彩更新的实施路径和管理机制

作为高度建成区,普陀区在现有各项城市更新工作安排的基础上制定了面向城市更新的色彩实施路径来改变地区目前色彩较为杂乱的现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针对普陀区现有的100多个老旧住区进行屋面、墙面更新,住区市政、配套设施升级以及景观环境优化等,对于色彩的提升重点体现在墙面重新粉刷和贴面更新、屋面平改坡、坡改坡等工作中对原有屋面色彩的调整等。

(2)主要景观道路环境提升

对普陀区现有的重要道路交通组织、绿化景观、街道界面和相关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根据对各条道路交通属性、生活属性和景观属性的评价,形成道路自身的品质特征。

(3)新开发地块色彩管控

普陀区提出跨行政管理部门建立色彩协调小组的计划,以确保规划对于色彩的各项控制要求能够落到实处。色彩协调小组对区政府负责,下设协调办公室、实施主体和专业技术团队3个板块。

色彩协调小组构成及职责分工

3.2  色彩实施指引

如何将相对抽象、不易量化的色彩控制要求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传达给各个相关主体是影响色彩管控要求执行效率的重要问题。普陀区色彩规划建立了包括基调色、辅助色、点缀色选择和校正验证等步骤在内的地区建筑色彩选择标准流程,规定了不同步骤应采用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作为后续各项建设活动中管理主体、开发主体和设计方的工作要求。

建筑色彩选择流程图

此外,针对建筑立面更新、围墙改造等相对简单的实施工程以及各类综合更新和开发项目中可能出现的理解分歧,规划还基于不同的色彩控制分区和建筑形式建立了相应的色彩实施指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色彩控制范围、推荐方案和可选方案进行说明和表达。

色彩实施指引

3.3  实施过程管控

城市色彩的实施环节是色彩规划要求贯彻执行的最后一步,也是色彩规划最终展现效果的关键步骤。在普陀区的色彩规划执行过程中,设置了方案和施工两个阶段的实施过程管控工作。

(1)方案阶段的管控。方案阶段的管控主要包括规划发布、方案咨询和方案审核。

住区色彩更新方案审核

(2)施工阶段的管控。在项目建设开展到建筑立面、围墙、屋面及重要小品设施的上色阶段,色彩协调小组的技术团队需开展现场沟通和检测工作。

4

思考与讨论

4.1  色彩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如何在整体协调和丰富多样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一直是城市色彩规划和控制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具体情况下,色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平衡至少受到3个维度的影响。

(1)地区开发程度

一般情况下,地区的建成度越高,在其色彩规划和控制中越需要重点关注统一性与协调性。在普陀区建成区的色彩规划中,色彩主题的确定、整体协调原则的建立和现状色彩逐步调整统一的实施路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控制范围尺度

对于需要更新的大面积建成区,还涉及内部不同部分之间在色彩基础、功能、新旧、区位方面的差异,色彩多样性的控制需要结合这些差异,按照不同的片区、界面和节点进行不同方式的管控。

(3)古典和现代氛围

一般而言,传统、古典建筑为主的地区更倾向于色彩厚重而统一,而现代气息浓厚的地区则倾向于色彩活泼而丰富。以普陀区色彩规划为例,对类似真如古寺周边这样具有鲜明传统中式元素的地区控制以低彩度的灰黑色系为主,并严格控制高彩度辅助色、点缀色的使用;对于以现代风格为主的长风商务区则提供了中明度的暖色系、明亮的浅色系、低明彩的蓝黑色系等多种选择,并鼓励以组团或园区为单位形成自己的色彩特点。

4.2  色彩控制的刚性与弹性

色彩规划是确保城市整体色彩风貌不低于某一底线的管理措施,而不是追求城市色彩如何更美的设计手段。在色彩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刚性要求和弹性要求的合理组合能够给城市的高品质色彩风貌提供优质的生长土壤。

4.3  实施环境对色彩感知的影响

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受实施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在不同面积、材质、光照情况、环境色、观察角度等条件下,色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编制色彩规划一方面要熟悉色彩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色彩实施现场的观察、比对和校验。

4.4  跨部门的协调与管理

城市色彩规划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制定,但其实施和管理则是跨越多个系统的复杂工作。只有对色彩管理和实施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理清各类工作的牵头方、责任方、审批方、实施方和配合方,才能制定既“高瞻远瞩”又“接地气”的色彩规划并科学地实施和管理。

建筑立面色彩更新中的多部门协作

5

结语

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建成区和新建项目主导的色彩管控有许多不同之处,最核心的差异在于前者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和优化,这就要求对现状的色彩基础、空间使用、利益权属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价。同时,色彩更新中大量更新工作的实施主体是街镇、社区、施工队,色彩管理要求常常要直接传达到最基层,这也对色彩规划在科学性、工程性、经济性和可读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上海普陀区作为城市更新主导的色彩规划案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普陀区的色彩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希望其经验能够为全国同类的建成区提供借鉴。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20年第3期《城市建成区色彩规划与治理——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作者:褚欣,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叶锺楠、黄莎莎,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杂志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