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教书育人标兵”—范子英老师
“学生培养是教师的最大成就”,这是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范子英老师从教以来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在本科生教学中,他通过教学改革融入学术领域的前沿知识,积极推动财政学和税收学的课程体系改革。在研究生培养上,他坚持强化学生的学术训练,通过方法论课程、读书会、博士生论坛等途径,多层次、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指导的多名学生在《经济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他所指导的学生还曾获上海财经大学“学术之星”、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曾入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
倾心投入,培育优才
范子英老师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的一线,每年为本科生和博士生开设专业课程,他开设的高年级研讨课《财政体制与中国经济转型》受到学生广泛欢迎,课程的教学评价名列全校前列,并得到本科教学改革项目评审专家好评。
范子英老师认为,培养一批出色的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是教书育人的最好模式。许多时候,他看到学生在学业或事业上有了新成绩,比他自己获得新成绩更加欣喜。从教10年来,他培养了十余位博士研究生和二十余位硕士研究生,有的毕业之后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工作,逐渐成长为国内财税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
范子英老师语录
范子英老师在毕业生典礼上的寄语:要做“四有上财人”。
第一,要有大格局。人生的格局决定了潜在成就的高低,你在什么层次奋斗,就将得到什么层次的回报。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中不仅仅有出色的高管,也有伟大的企业家;不仅仅是擅长利用规则,也能够改变规则;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成功,也能够推动中国的经济制度建设。
第二,要有好身体。你们中的大部分人,自今天开始将逐步立业、成家,将面临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此时很多人的选择就是以健康换事业,而忽视了身体的底线。因此希望你们各自都能拥有一项热爱的体育运动,并且持之以恒。
第三,要有公共意识。我们在规则范围内实现了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对那些身边的不幸保持最起码的同情,有能力时更不要吝惜援助之手。
第四,要有社会担当。80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时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写了四个大字送给当年的毕业生:经济匡时。如今“经济”二字已经融入我们财大人的骨子里,但我还是希望你们记住后面的“匡时”二字。
sufe · 毕业典礼 |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范子英老师:做新时期的“四有上财人”
勇于创新,分类培养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除了坚持“站稳三尺讲台”,范子英老师更重视”站好三尺讲台“。
在本科生教学改革中,范子英老师每年给本科生讲授《财政学》,在课程上融入了国家最新的改革实践,引导学生思考财税改革背后的逻辑;多次参与本科生“师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课外活动,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针对研究生培养改革,范子英老师主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双周学术前沿读书会”、“席克正博士生论坛”、“重点财经高校财政系双边论坛”三个模块。其中,“读书会”是由青年教师、主讲学生、讨论学生组成,重点学习财税领域的前沿文献的活动;“席克正论坛”是学生宣讲自己研究成果、青年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研究成果的活动;“双边论坛”则是鼓励财经高校研究生等加强沟通交流的活动。
范子英老师专门为博士生开设了《公共经济学应用方法》课程,由优秀的青年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分专题重点介绍前沿方法,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高应用能力。经过两年的系统训练,财政系博士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多位博士生在权威a和b类期刊发表论文。
范子英老师还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小组、教授委员会、教材审核小组等,协助制订了多个教学规范相关的文件,助力推动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
营造氛围,引领团队
范子英老师积极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学术的平台,为塑造卓越的教学科研团队打下基础。在担任财政系和税收系系主任期间,为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和校外优秀人才“走进来”,他创新推出了多项改革:推动“重点财经高校财政系双边论坛”,除了鼓励财经高校研究生增进互动,还与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学校进行了数十次交流活动,吸引上百位青年教师参与交流;举办数十次“凤凰财税论坛”,邀请国内外卓越的学者来校交流,促进国内外青年学者互动。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出青年教师之间良好互动的学术氛围,逐步成为国内最活跃的财政税收团队之一。
教书育人心得
学生培养是教师的最大成就。——范子英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
图文丨获奖者所在学院/部门
上观号作者: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