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漕宝路七号桥碉堡遗址位于上海漕宝路七号桥东侧,如今的闵行文化公园内,记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悲壮历史。国民党曾在这个地方建了34座碉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七号桥碉堡。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实施物质统制,严禁农村粮食、棉花、食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自由流通,以致封锁线内外物品差价数倍。许多城市贫民和乡民为了生计,背米、背日用品偷越篱笆。日军在这里设下了“检问所”,为“清乡”封镇的重要关卡,并在桥堍南侧建了两层砖碉一座。从此,周边的百姓遭来了血雨腥风的日子。
当年日军对七号桥过往群众规定时限,要验“良民证”,要向日军鞠躬。一旦发现有人企图携带他们认为的违禁物品,轻则对物品的没收、扣押;重则遭毒打,甚至枪决。1942年日伪“清乡”后,敌寇肆无忌惮地切断松江、青浦的粮食输入上海市区的通道,控制者到“清乡”区内贩卖大米的老百姓。当时许多市民惨死于日寇罪恶的刺刀与子弹之下。七号桥这里简直成了一座血淋淋的人间地狱,一道鬼门关!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在即,国民党上海守军为固守上海,于近郊修筑碉堡防御体系,桥北侧构建了一座三层钢筋水泥碉堡,并以其为母堡,沿七宝一线,利用自然地形构筑了数十个呈立体层次的钢筋水泥作为子堡,由七号桥的母碉堡统辖着周围的子碉堡,建成上海外围防守七宝一带主阵地的观察指挥所,控制解放军由西南方向进入上海的必经之地。
据解放后七宝镇第一任镇长徐嘉骝的回忆:当时,为遏制国民党在七宝周边大兴土木建造碉堡,七宝地下党暗中掀起了抵制、反抗建造碉堡的热潮,让民工外出逃避、故意磨洋工延宕施工工期等各种手段进行拖延来遏制建筑碉堡。为此,地下党员赵瑞卿在发动群众时惨遭杀害。
1949年5月13日,国民党阴谋烧毁七宝镇被地下党暗中周旋成功截断。敌军又提出将镇北东塘滩一块阻碍碉堡视线的高泥敦铲平。地下党表面答应,暗地里却采取磨洋工拖延办法,直至15日解放军解放泗泾的消息传来,敌人闻知仓惶逃窜。
1949年5月20日凌晨3时解放军进军上海,27军81师4营将士与敌堡激战3昼夜,最终在5月21日攻占漕宝路七号桥阵地,七宝镇宣告解放,有37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通往解放上海的西南大门最终被打开,攻破了敌军所谓的“固若金汤”的防线。至今,走过七号桥碉堡时仍能清晰地见到当年解放军攻克碉堡时留下的累累弹痕。
5月27日上海解放。
革命先烈们在建立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诺他们在党旗下庄严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忘初心,随时准备为人民牺牲一切!
七号桥碉堡遗址于1987年被列为上海县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4月,被列为闵行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漕宝路七号桥碉堡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七号桥弹痕累累的碉堡由原来吞噬人民的罪恶之口,变成了“红色堡垒”,作为历史的最好见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
如今,七宝过去几十座碉堡已经渐次被爆破、被拆除、或被迁移,仅存漕宝路七号桥碉堡。
(根据“发现闵行之美”闵行区政协文史丛书《 闵行相册:70年70个瞬间》整理)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