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 | 如何教育孩子,不被PUA?英国启动性教育改革!

终于!北大女生包丽的男友因为“涉嫌虐待罪”而于近日被捕,也使得#北大女生遭男友pua自杀事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而在此前,上海书店内10岁男童猥亵5岁女童、韩国n号房等新闻事件接二连三的刷屏,把性教育又一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2020年9月开始,英国将对学校的性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把关系教育、关系与性教育、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贯通出一条体系化开展性教育的路径,并从健康教育的角度重新定义性教育。

英国性教育改革中,哪些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一起来看看《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20年7月刊的报道,作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万年、阚阅。

是时候,重新定义“性教育”!

性,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概念,还是一个社会概念。

吴阶平院士在《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开篇即指出:“从生物学来说,性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从社会学来说,人类的性不仅是生命实体的存在状态,它同时也被赋予精神和文化的含义,是生命健康和幸福的基本要素……性绝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以生理为基础的社会文化现象。”

同时,对健康的定义也不能狭义地理解为生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可以看到,当今社会对性和健康的定义都从生理与心理、个人与社会等不同维度展开,要求与之对应的现代教育不能局限于对生理的关注。

不同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体对性教育和健康教育有不同的定义,但总体来说都囊括了人的社会属性、心理因素等。英国在实施性教育的过程中,发现“性教育”一词并不足以包含他们所进行的教育,性教育的内涵被不断外化衍生,在生理之外还关注建立健康关系的社会属性。

根据英国教育与就业部2000年发布的《性和两性关系教育指南》(sex and relationships education guidance),性教育被界定为“这是关于身体、道德和情感发展的终生学习。

它是对婚姻之于家庭生活、稳定和充满爱心的关系、尊重、爱与关怀的重要性的理解。它也是涉及性、性别和性健康的教学。这与鼓励某种性取向或性活动无关”。

基于对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教育定义为“任何通过增长知识或影响态度来帮助个人及社区改善健康的学习经验的结合”。对应该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这里所指的改善健康的教育,应包含改善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健康的教育。

新版“性教育”课,包含哪些内容?

2019年,英国教育部颁布《关系教育、关系与性教育及健康教育:对学校管理机构、举办者、校长、高级领导团队、教师的法定指南》(以下简称《法定指南》),要求英国所有学校2020年9月前需完成对以下课程的转型:

关系教育纳入英国小学(5~11岁)必修课程,主要关注积极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特征,这些关系主要包括友情、亲情和与其他儿童和成人的关系;

关系与性教育纳入英国中学(11~16岁)必修课程,是其在小学阶段关系教育的延伸,主要给年轻人提供发展健康关系的信息,同时是提供关于避孕、建立亲密关系的信息以及防止过早性实践的教育;

健康教育纳入除独立学校外所有学校的必修课程,分为小学、初中两个学段,与关系教育、关系与性教育平行实施,主要关注面对自身生理健康(如饮食健康)与心理健康(如抑郁等心理疾病)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  关系教育课程

关系教育是英国小学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由五个方面构成:

(1)家庭与亲人,包括家庭的重要性,婚姻的概念以及尊重不同家庭的差异性等;

(2)友情,包括传授友谊的重要性与特征,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等;

(3)尊重,包括传授礼貌的习惯,自我尊重,偏focus聚焦见的概念等;

(4)网络关系,包括传授通用于网络和线下世界的交际原则,识别风险与有害内容并举报的技能等;

(5)安全,包括隐私的内涵,如何与陌生人交际,如何汇报不安全感、焦虑或虐待,以及如何寻求帮助等。

同时《法定指南》建议小学在高年级设置内容合适的性教育课程以向中学过渡,但性教育不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且其设置开通必须经过和家长的协商沟通。

(二)  关系与性教育课程

关系与性教育是英国中学的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由五个方面构成:

(1)家庭,包括多种形式的稳定关系、婚姻在法律上的意义、父母的职责等知识;

(2)友情,包括友谊是值得尊敬的关系,一段积极健康的友谊的特征,偏见对关系带来的损害,什么是性骚扰等;

(3)网络与媒体,包括网络的权力与职责,网络信息生成、搜集、分享和使用的机制,分享和观看下流的儿童影音资料是犯罪等;

(4)安全,包括性许可、性剥削、强奸、家暴等相关法律概念等;

(5)亲密关系、性关系与性健康,包括如何鉴别亲密关系的特征、生殖健康基本知识、避孕的方式、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与预防等。

(三)  健康教育课程

健康教育是所有公立学校的必修课程,其他学校可继续在原有的pshe课程框架内教授。课程总的来说需从生理、心理两方面展开。小学和中学的课程要求都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精神健康;

(2)网络安全与危害;

(3)身体健康;

(4)健康饮食;

(5)药品、酒精和烟草;

(6)健康与预防;

(7)基本急救;

(8)青少年身体变化。

英国政府非常强调在合适的年龄开展合适的内容教学。虽然小学、中学有同样的教学要求,但具体教学内容不一。如中学在“精神健康”部分会加入具体精神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的描述。

同时小学在第七类教学要求中只有简单的概括,但在中学阶段将会就“药品、酒精、烟草的合法性和非法性”“其带来生理心理的风险”“成瘾的后果”等方面展开具体讲解。这也呼应了英国政府强调的教育内容要与儿童学龄所对应的要求。

“全面性教育”时代,关注“性与人际关系”的系统化学习

实际上,此次英国的性教育改革,是契合了国际上性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并全面更新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提出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发展性的“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的概念。

全面性教育是一个基于课程,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的意义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使儿童和年轻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从而确保其健康、福祉和尊严。全面性教育培养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帮助儿童和年轻人学会思考他们的选择如何影响自身和他人的福祉,并终其一生懂得维护自身权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全面性教育与多方面因素相关联。

第一,全面性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生殖、风险和疾病的教育。除了提供关于生殖、性行为、风险和疾病预防的相关信息,全面性教育还展现了性的积极方面,例如相互尊重、平等的爱情与人际关系。此外,全面性教育包含了对影响人际关系、疾病和脆弱性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持续探讨,比如社会性别和权力不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种族、艾滋病病毒感染、残障、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认同等。

第二,全面性教育提供关于避免怀孕、预防性传播感染和艾滋病病毒的全方位信息。全面性教育着眼于安全的性,帮助年轻人认真对待有关亲密关系的决策,并为可能发生性行为或其他性活动的亲密关系做好准备。

第三,全面性教育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在开展全面性教育时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合作式学习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策略能够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鼓励独特的学习方式。由于学习可以被视为个人成长的一种形式,学习者也被鼓励进行更多的反思,批判性地思考自身的生活。

第四,学校在全面性教育开展中起核心作用。由于儿童的大量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这使得学校有切实的机会持续不断地影响大量具有不同成长背景的年轻人。此外,在学校环境中,全面性教育能够以适龄且适合发展规律的方式按照顺序逐年开展,新的教学内容可以建立在已开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第五,非正规教育和社区教育也是开展全面性教育课程的重要机会。以非正规的形式在社区环境中开展全面性教育,可以接触到校外青年,以及最易受伤害和被边缘化的青年群体,特别是在那些失学率较高或全面性教育没有被纳入国家课程体系的国家。

全面性教育的内容由“关系”“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理解社会性别”“暴力与安全保障”“健康与福祉技能”“人体与发育”“性与性行为”及“性与生殖健康”等八个核心概念组成。

每个核心概念又可进一步拆分为2~5个主题,并且每个主题都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要点和关于知识、态度与技能的学习目标。

知识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重要的基础,而态度帮助年轻人形成对自身、性和世界的理解。同时,技能学习则帮助学习者采取行动,这些技能包括沟通、倾听、拒绝、决策、协商;人际关系;批判性思维;建立自我意识;培养同理心;获取可靠的信息或服务;挑战污名和歧视;倡导维护权利。

一直以来,性教育都是一个棘手的话题,英国性教育改革会趟出一条怎么样的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