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教博
“小鱼、藻类、水……几样简单的物质,就能通过独特的循环系统,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态平衡,是不是很神奇?不需要打开瓶盖,放在家中阳光可以直射的位置,观赏时长能达到7个月。”在今日开幕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的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展位上,记者在四年级学生应知余的热情讲解引导下完成了自制生态瓶的体验互动,还可以自己体验捞鱼的乐趣,直接把作品带回家。
学生讲解员和家长一起制作“生态瓶” (李婷 摄)
应知余告诉记者,生态瓶是一个互相依存的良性循环系统。鱼的排泄物和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以为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的养分;水生吸收养料后,再利用光合作用生成氧气,供给鱼类呼吸,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制作生态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解自然界中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提升环保意识。
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是本届教博会中上海16区“家门口的好学校”特色展区的一员,参与浏览的公众市民们在现场还能够体验生态福球扭蛋机、生态年轮画制作等。
“年轮,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时间的聆听者;木,是自然的馈赠,有着最本质的触感。当木片遇上彩绘,斑斓之色便爬上岁月的年轮,独特的木香在画笔下传递。”学校四年级学生杨成亦说,生态年轮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结合了自然与人文元素,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这种画作并非在画布上完成,而是在树木切片上创作,在树干上面绘制各种自然元素,使它们重拾生命的同时,也让大家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爱。
记者体验生态福蛋扭蛋机,真酷!(李婷 摄)
投币、旋转,记者在负责展位的学校教导员郑谨老师指导下,在扭蛋机中成功扭出了一枚“生态福蛋”,得到了一包葫芦的种子。“种子代表生命和希望,是大地送给人类的绿色财富。这个扭蛋机中我们放入了蔬菜、植物等60多种五颜六色的种子,不仅能延续物种,还提供着基本物质供给。扭一扭,看看你能得到哪种种子,这颗生态福球一定能为你带来好运气。”她笑称。
老师、学生、家长合力制作中 (李婷摄)
据校长马燕婷介绍,学校毗邻江湾湿地,在“点亮生命之光”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以“向着阳光生长”的课程理念为宗旨,努力培育“向光少年”。学校充分依托周围的湿地资源,从最初自然生态的环保特色切入,逐渐形成“立志”“爱绿”“慧学”“强体”“乐创”五大生态课程群。其中,核心课程《湿地家园》被评为上海市首批100门中国课程;作为上海市风筝制作与放飞的教学基地,“风筝”课程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科技、艺术等巧妙融合;“头脑om”“民乐”“足球”“西乐”“戏剧”等课程也已形成区域优势。
“本次上海教博会展示作为向市民朋友们展示学校特色亮点的重要窗口,我们希望向大家传递更多生命教育理念。”校长马燕婷表示,学校不仅重视生态课程内涵建设,也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营造,利用学生作品,分别于教学楼各楼层打造了“种子魔方”“银杏拼画”“生态福蛋”“年轮彩绘”等校园文化主题墙,力求将校园的每一处场景化、生态化,让生命教育点亮更多孩子的生命成长。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上观号作者: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