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发放前离职,能要求公司支付年终奖吗?丨案例参考册

【指导案例183号】

房某诉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案例撰写人

郭征海

关键词

民事 / 劳动合同 / 离职 / 年终奖

裁判要旨

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劳动者的离职原因、离职时间、工作表现以及对单位的贡献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劳动者不能享有年终奖,但劳动合同的解除非因劳动者单方过失或主动辞职所导致,且劳动者已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的工作业绩及表现不符合年终奖发放标准,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案例解读

郭征海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曾获个人三等功、办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房某于2011年1月至某公司工作,双方之间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履行日期为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约定房某担任战略部高级经理一职。

2017年10月,某公司对其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决定撤销战略部,房某所任职的岗位因此被取消。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等事宜展开了近两个月的协商,未果。

12月29日,某公司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协商达成一致,向房某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房某对解除决定不服,经劳动仲裁程序后起诉要求恢复与某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并诉求2017年8月-12月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2017年度奖金等。

某公司《员工手册》规定:年终奖金根据公司政策,按公司业绩、员工表现计发,前提是该员工在当年度10月1日前已入职,若员工在奖金发放月或之前离职,则不能享有。

据查,某公司每年度年终奖会在次年3月份左右发放。

▼点击查看大图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系用人单位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依据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不符合员工手册规定的年终奖发放条件时,劳动者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年终奖。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强制规定年终奖应如何发放,用人单位有权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状况、员工的业绩表现等,自主确定奖金发放与否、发放条件及发放标准,但是用人单位制定的发放规则仍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对于在年终奖发放之前已经离职的劳动者可否获得年终奖,应当结合劳动者离职的原因、时间、工作表现和对单位的贡献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本案中,某公司对其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双方未能就劳动合同的变更达成一致,导致劳动合同被解除。房某在该公司工作至2017年12月29日,此后两日系双休日,表明房某在2017年度已在某公司工作满一年;在某公司未举证房某的2017年度工作业绩、表现等方面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认定房某在该年度为某公司付出了一整年的劳动且正常履行了职责,为该公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基于上述理由,某公司关于房某在年终奖发放月之前已离职而不能享有该笔奖金的主张缺乏合理性。故对房某诉求某公司支付2017年度年终奖,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

第18期

案例参考册

周周有精彩

聚焦精品案例     解读适法难点

来源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研究室

案例撰写人:郭征海

责任编辑 | 邱悦、牛晨光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浦江天平”公众号

为专业点个赞

上观号作者:浦江天平